上周,A股实现连续4周上涨,“慢牛”趋势进一步显露。截至上周五收盘,沪指周涨0.69%,收报3534.48点;深证成指周涨2.04%,收报10913.84点;创业板指周涨3.17%,收报2277.15点。个股方面,超3100家上周累计上涨。周K线来看,沪指已运行至去年"9·24"行情以来的次高位。
目前市场有个重要的看点,那就是继沪指创下年内新高后,创业板上周五也刷新年内高点。创业板指数创年内新高意义重大,它表明行情并非单一的指数行情,而是随着风险偏好的提升,从“权重蓝筹主导”逐步转向“蓝筹与成长共振”,市场风险偏好正在系统性抬升。具体来看,创业板成分股以科技成长、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赛道为主,其突破新高,本质是资金对政策支持与产业趋势的双重认可。一方面,政策对科技创新(如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转型的扶持力度持续加码,为成长股提供了基本面支撑;另一方面,前期部分蓝筹股的上涨已夯实市场底部,机构资金在完成防御性配置后,开始向弹性更高的成长赛道转移,形成“蓝筹搭台、成长唱戏” 的格局。从市场情绪看,创业板新高打破了此前 “只赚指数不赚钱”的僵局,成长股的活跃不仅带动市场赚钱效应扩散,也或将吸引更多增量资金入场,为行情延续注入动力。
创业板年内新高之后,当前市场的关键悬念在于深成指能否跟进创下年内新高。作为涵盖主板中小盘股、兼具蓝筹与成长属性的指数,其若突破前期高点,意味着行情从核心资产向全市场扩散,市场广度与深度同步提升,届时大盘蓝筹、创业板成长股及中小盘股将受益于资金轮动,形成多点开花的全面行情。若此情景实现,叠加稳增长政策落地、流动性充裕等政策面支撑,以及北向资金净流入、公募基金发行回暖等资金面利好,市场有望启动新一轮上行。不过,也需要格外留意的是,当前三大主要指数已经或者即将创年内新高之际,若成交量未能同步放大,可能引发“量价背离” 担忧,叠加部分板块估值回调需求,市场或现阶段性回落。操作上需警惕“新高即顶点”,关注成交量与政策利好信号,把握市场节奏。
总体来看,创业板新高后的回落是行情演进中的正常震荡,而非趋势逆转信号。操作上可把握蓝筹稳仓、成长择机的策略,在回调中关注科技成长、新能源等赛道的优质标的,同时保留部分金融、消费等权重股仓位以平衡风险,在震荡中捕捉结构性机会。
杨晓春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