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频道 > 乡镇传真 > 正文

六安市裕安区分路口镇晏公村:田埂上的图纸会审

2025-08-02 02:57:18 来源:   编辑:曹凌   

为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政策要求,六安市裕安区分路口镇晏公村党支部履职担当,让“小田变大田”,“粮田”变为“良田”,绘就乡村振兴好风景。

一张图纸背后的三重“确认”,筑牢项目根基

在裕安区分路口镇晏公村耕地提质改造项目中,公示前的图纸确认并非简单走过场,而是融合了技术、民声与制度的精细校准。

技术确认,专业资质的硬门槛。图纸上的每一条水渠、每一段机耕路,都需经专业团队结合测绘数据和土壤特性反复验证。例如三保岗至马桥支渠,其坡度、材质参数需进行专业策测量和设计,避免“纸上谈兵”

民声确认,农民的知情权落地。项目启动前,村民代表全程参与踏勘,对田块划分、道路布局提出诉求。晏公村的图纸确认会,正是将农民“灌溉是否顺手”“农机能否掉头”等具体需求,转化为设计参数的最后一环。

制度确认,固定总价的刚性约束。该项目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图纸一旦确认即作为施工铁律,单价不予调整。这倒逼设计方在公示前必须确保零差错——任何一处田埂标高误差或管道埋深疏漏,都可能引发施工索赔或返工风险。

从“交钥匙”到“交蓝图”:第三方设计的价值突围

传统农田改造常陷入“施工主导”的粗放模式,而晏公村将第三方设计公司推至前台,凸显三大转型意义。一是终结“经验主义”。过去依赖村干部“目测画线”,如今由专业团队依托土壤墒情数据、农机转弯半径等科学参数设计田块。二是规避“后期翻烧饼”。未经验证的图纸常导致施工变更,最终由第三方验收单位“买单”。晏公村前置图纸确认,正是将问题消灭在公示前,避免沦为“竣工即返工”的典型。三是激活“农民主体性”。当村民指着图纸问“这条渠能否多留一个出水口”,设计方当场核算并调整标注——这种即时反馈,比事后“满意度调查”更直抵民心。

小环节里的大启示:乡村振兴需要更多“晏公实践”

晏公村的田埂图纸会,看似寻常却暗含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密钥。专业敬畏与农民智慧的握手,固定总价合同锁死预算,倒逼效率,唯有专业设计能平衡二者。而农民对土地的深刻认知,恰恰弥补了卫星航拍无法捕捉的微地形缺陷;透明机制消解信任危机,晏公村将确认后的图纸随公示同步张贴,既是对民意的回应,也是对“暗箱操作”的阻断。

(王威)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