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频道 > 乡镇传真 > 正文

青春显担当 非遗焕新彩——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青年实践团队赴鹤城乡参加社会实践

2025-07-14 23:24:45 来源:   编辑:曹凌   

7月4日至8日,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青年实践团队赴休宁县鹤城乡,通过创作编排舞蹈影像作品《生生不息》,创新性活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板凳龙。这支名为“衍衍不断,生生不息”的队伍,以所学专业知识赋能文化传承,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与使命担当。

(团队成员与左右龙村民共同舞动徽州板凳龙)

深扎沃土:躬身实践锤炼青春担当

团队驻扎徽州板凳龙发源地——鹤城乡左右龙村,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光武指导下,系统研习这项距今500余年的民间艺术。成员日均调研8个多小时,精准掌握了板凳龙的历史沿革、表演技艺、制作工艺及其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在扎实调研基础上,团队秉持守正创新原则,对板凳龙进行艺术再创作,精心编创舞蹈动作。成员们在近40℃高温环境中反复校正板凳龙舞动轨迹,以严谨态度守护文化本真。“青年就要‘自找苦吃’”,一位队员在实践日志中写道:“唯有脚沾泥土,方能感悟非遗文化蕴藏的民族基因。”

(团队成员在鹤城乡张氏宗祠录制舞蹈影像)

守正创新:青春智慧激活文化基因

面对非遗传承的时代课题,团队创作编排了舞蹈影像《生生不息》。一方面守护文化根脉,完整保留了徽州板凳龙的文化精髓及传统阵型;另一方面运用现代手法编创融合传统元素、传统美学进行创新性表达,同时突出新质生产力,运用运动相机和无人机航拍等技术实现视角和空间变换。舞蹈演员们自信满满,彰显出新时代青年作为“龙的传人”的文化自信。该创作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型探索,彰显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路径。

(团队成员在休宁县鹤城乡左右龙村开展排练工作)

多维赋能:书写乡村振兴青春篇章

团队实践成果形成立体化矩阵,有力服务地方发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文旅融合见实效方面,在拍摄地左右龙村积极推进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有效推动了村落活化利用与知名度提升,带动当地旅游人数显著增长,吸引多所院校前来开展研学活动;人才培育立长效方面,团队14名舞蹈专业成员均系安徽师范大学安徽非遗传统舞蹈青年社骨干,其专业实践直接服务于安徽非遗舞蹈基地建设,为地方文化传承储备了青年力量。

挺膺担当:汇聚文化传承青春力量

“以我青春之火,点燃文化传承之光。”这支平均年龄20岁的队伍表示,将继续深耕专业领域,积极探索非遗传承新路径,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赛道上奋勇争先,让千年非遗在新时代的青春接力中焕发勃勃生机、生生不息。

文/刘瀚泽 马艺珂     图/吕秋娴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