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 > 正文

文创产品:文化传承与消费新宠

2025-05-15 10:19:07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孙晓帆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记者 张亚琴) 文创产品,是以创新为笔,以文化为墨,将尘封于岁月长河中的传统文化精心雕琢,使其以新颖别致、灵动鲜活的姿态,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每一件文创产品都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传统文化宝库的大门,为消费者带来了别具一格、韵味悠长的独特消费体验,也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安徽,这座承载着千年文明积淀的古老土地,宛如一位智慧的匠人,凭借着深厚如渊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文创产品的天地里精耕细作,收获颇丰。

创意融合:古老文化的现代新生

安徽博物院的文创产品一直备受瞩目。以馆藏的清代狮子滚绣球梁柁为原型设计的 “徽徽狮” 系列,将文物的历史内涵与非遗故事,通过现代化设计转化为憨态可掬的狮子形象,无论是雕塑摆件,还是衍生出的文具、钥匙扣等产品,都深受消费者喜爱。该系列不仅保留了文物的韵味,还融入现代审美,成为连接古老与现代的桥梁。

同样,“云纹铜五柱器” 冰箱贴和 “玉鹰香囊” ,将古老文物与现代生活巧妙结合,数次因消费者的青睐而断货。这些文创产品的成功,源于对文化元素的深度挖掘和创新设计。文创设计师们深入研究历史文献、民间传说,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将抽象的文化进行视觉化设计,并加入实用功能,让文创产品不再只是精美摆件,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文化载体。

市场反响:消费者用钱包投票

在文创产品的消费热潮中,消费者的选择多样且具有指向性。从事教育职业的盛先生表示:“我更倾向于购买那些能宣传安徽历史文化的文创产品,带孩子逛展馆时,这些产品能让孩子在游玩中了解历史、传承文化,把‘馆内文物’带回家,延续文化传播。” 像盛先生这样的消费者不在少数,他们注重文创产品的教育意义和文化传播价值。

购买了冰箱贴文创产品的衣女士,则希望冰箱贴能增加 NFC 功能,通过手机“贴一贴” 就能播放文化故事或文物原型音视频,这种 “交互” 式文创产品既能增加使用体验,又能更好传播文化。这反映出消费者渴望文创产品与日常生活有更多互动联系,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展示与收藏功能。

多元发展:拓展文创产业边界

近年来,安徽文创产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文创 + 非遗”“文创 + 美食” 等创新模式不断涌现。

比如,安庆以黄梅戏为灵感,将戏曲元素融入挂件、保温杯等文创产品,实现非遗与产业跨界融合;淮北则将淮北大鼓、相城古琴、马氏玻璃烧制等多种地方非遗文化元素融入丝巾设计,并衍生出挂件、书签、折扇等周边文创产品,让非遗文化 “走进” 群众身边;在第五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安达创展带来的 “烟雨大黄山,心灵休憩地” 开放式巨型穹幕沉浸式空间,采用裸眼 3D、虚实共生、数字人、无感交互等技术,将《孔雀东南飞》故事、徽州古村落塔川秋色、桐城六尺巷读书声等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数字化演绎,为大黄山 IP 注入了更加丰富的感官体验。

这些创新模式不仅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助力安徽文创产业在市场中绽放光彩,吸引着越来越多消费者的目光,成为文化消费领域的新亮点。无论是博物馆文创,还是地方特色文创,都在不断创新与拓展。它们以文化为核心,以创意为驱动,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在满足大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同时,也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