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渡镇,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南部,素有“安徽南大门”之称。古时,深渡就一直是古徽州通往浙江的水上咽喉要道、物资集散地。如今已成为黄山——千岛湖黄金旅游线上安徽境内重要的中转站。作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级美丽宜居小镇,深渡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既肩负着“闯出新路”的使命任务,也被寄予成为“长三角桥头堡”的深切厚望。
何以为深渡?以“两山”理念为统领,围绕县域“一城一江一乡”发展规划谋篇布局,深渡镇努力在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双向奔赴中寻找答案。
一、乡村焕新:“颜值”转化为“产值”
和美乡村是什么模样,是粉墙黛瓦倒映碧波的诗意栖居,还是麦浪翻滚金穗盈仓的富足图景?在深渡镇,这个问题的答案早已写进青山绿水与产业兴旺的交响曲里,这里的乡村生动诠释着“既有颜值也有产值”的双重蝶变。
2025年6月9日,位于歙县深渡镇定潭村的歙县花辰尹家庭农场,科技与绿意交织成乡村的田园韵律。夏至将至,伫立在田垄间的玉米秆已有一人多高,玉米行间套种的菊花苗也在蓬勃生长,经过一场雨的洗礼,针状嫩叶上的绒毛挂满水珠。作为5G移动智慧贡菊种植基地,田间滴灌网线高悬,细密的管道纵横交错,这片土地布满了科技的“触角”。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2018年,原本在上海工作的张兴受国家农业产业发展政策的激励,决定回深渡镇定潭村老家返乡创业,流转了定潭村长年闲置的荒坡地120余亩,成立了黄山花辰尹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我们定潭是新安医学‘张一帖’的发源地和传承地!”笔者见到张兴时,他自豪地介绍:“这几年,我们村的发展变化很大,道路变宽了,环境变好了,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沟渠的建设不仅能种植菊花、枇杷,还能种植中草药。”语气中满是对发展该产业的信心。
公司现有加工厂房面积400平方米,烘干设备8台,常年雇佣附近的村民对基地里种植的菊花等作物进行除草、施肥,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张兴介绍:“忙的时候至少要雇佣20个人,再根据农忙农闲时间来定工人的工资,每人日均有100元左右。”村民张荣芳已经在公司里工作了四五年了,她的日常工作就是烘干枇杷花、菊花,“在这里上班待遇不错,还能照顾到家里,挺满意的。”张荣芳说。
扎根于农村,奉献于农村,2023年张兴被评为“皖美新农人”。依托现有的菊花种植基地,张兴计划投资400万元建设基地二期,启动百草园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划分中草药种植区域,打造集观光、采摘、研学交流于一体的百草园基地。
近期,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公示了2025年度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深渡镇定潭村光荣入选。该项目还被纳入歙县定潭村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的产业重要建设内容。“我们精品示范村申报的方案里面就有中草药种植的示范基地建设,通过打造精品示范基地,带动村民们在茶园地里也种植中草药,增加大家的收入。”歙县深渡镇定潭村党总支书记张永峰说。
“昌溪府、坝潭县,定潭是个‘金銮殿’”。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禀赋造就了定潭古村曾经的辉煌。2015年度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2017年全国文明村镇、2019年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近年来,定潭村先后获得多项省部级以上荣誉。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省级示范点,定潭村投入500多万元资金用于村庄环境整治及产业发展。目前,定潭村主要有中草药、茶叶、菊花、枇杷种植基地,总面积约1664亩,配套发展菊花、茶叶加工业。2024年底,村集体经营性经济收入达103.9万元,同比增长36%。
谈及定潭村的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实施方案,歙县深渡镇定潭村党总支书记张永峰向笔者介绍道:“定潭精品示范村的建设规划,核心围绕‘国医定潭’品牌,以康养产业为发展主线。下一步,将重点推进酒店、民宿及康养疗养项目的建设,后续将延伸发展食疗等配套服务,着力构建完整的康养产业链条,打造集住宿、疗养、食疗于一体的特色康养发展路线。”
二、文旅焕活:“业态”拓展成“体验”
“深潭与浅滩,万转出新安。”新安之美,美在新安江百里大画廊。风景秀丽的深渡,沿江风光旖旎,一江绿水环绕两岸青山,形成了天然的新安江山水画廊景区。乘船行进在新安江山水之间,时有飞鸟掠水而过,鱼儿在江面跳跃,徽派古民居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这里就是新安画派大师们笔下的清丽山水!
6月12日,随着悠长的汽笛声响起,一艘艘满载游客的游船缓缓驶出码头,船头劈波斩浪,船尾拖曳出两道长长的水痕,向两侧扩散成层层叠叠的涟漪。在深渡码头二楼的深度奶咖,聚集了不少等候下一班游船的游客。他们临窗而坐,在咖啡的香气中沉醉于新安江的秀丽风光。“今天特地和朋友一起来游玩新安江,在下面候船的时候就闻到二楼的阵阵咖啡香味,上来点杯咖啡,欣赏着外面的画廊美景,感觉很惬意。”黄山市民吴利萍说。
复古船舵装饰挂在墙面上,桌上摆放着游船小部件,这处将航运文化与现代休闲完美融合的新业态是由黄山市新安江百里大画廊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打造的。新百旅景区二销主管胡晓霞向笔者介绍,这里原来是会议室,为了丰富深渡镇的旅游业态,提升游客体验感,所以打造了这个奶咖。如今,这间咖啡屋成了不少游客休憩打卡的最佳场所。胡晓霞说:“自开业以来,吸引了众多游客品尝打卡,特别是节假日,生意还是不错的。”
优美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深渡镇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在新安江畔,散落着诸多白墙黛瓦的古村落,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记忆。景区深度挖掘各村落历史人文,精心打造了一系列文旅体验活动。红妆馆、绵潭戏曲、九姓捕鱼……游客们在欣赏地方文化、特色民俗表演节目的同时,还可以品尝地方美食和咖啡,边走边逛,感受历史与自然相互交融的魅力。截至目前,今年以来深渡镇游客接待量约32万。
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在深渡,一场涵盖逛、吃、玩、住的全链条文旅体验,正徐徐铺展。2025年,深渡镇计划建设13个涉旅项目。目前,古徽建筑文化体验园子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施工现场,塔吊的长臂划破天际,混凝土搅拌机与运输车辆的轰鸣声交织成激昂的建设乐章。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约1630.98万元,主要建设五幢徽派古民居,包含文化展示接待区,客房及餐饮、会议,提升周边人居环境、道路等附属设施。
“截至目前,项目建设的5栋楼已全部主体封顶。我们正在抢抓工期,争取早日完工。按照目前的项目建设进度,预计在7月底全部竣工,交付业主。建成后的古徽建筑文化体验园将具备接待、餐饮、住宿、徽派文化展示等功能。”现场负责人武海啸说。
与传统古徽建筑式风格不同,绵潭的星空文化园项目将在新安江畔植入更多年轻化元素的咖啡吧、书屋、餐饮、民宿等新业态。深渡镇加快文旅新业态矩阵布局,为不同人群提供多层次的丰富文旅体验。
从清晨的咖啡香到深夜的灯火明,从山水间的民俗表演到古宅里的文化沉浸,深渡镇以 “一条龙” 服务重新定义文旅体验。在这里,游客不必匆忙赶路,尽可放慢脚步,在逛中领略人文,在吃中品味乡愁,在玩中释放活力,在住中沉淀时光,让新安江畔的旅程成为难忘的独家记忆。
三、基层焕彩:“民主”演变为“善治”
深渡镇大茂社区的最大特点是“和”,班子团结实干、人心向上向善、乡风文明和谐,实现了“零诉讼”“零上访”,树立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大茂样本”。
“枇杷厂加工厂已经建成,今年收了好几百吨的枇杷,但由于规模限制,收储后没有能力生产,所以我们下半年打算建一个大的车间……”
6月13日,一场民主会在深渡镇大茂社区召开。社区党总支书记姚顺武开场就抛砖引玉,围绕社区下半年的发展问题请大家畅所欲言。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社区发展的大小事,反馈着最新遇到的麻烦事。“我们村遇到问题,就是大家伙坐在一起讨论,商量解决办法,姚书记也会参与讨论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歙县深渡镇大茂社区居民张佩芳说。
这样热气腾腾的讨论场景,时不时就会在大茂社区上演,群众的急难愁盼在 “板凳会” 上有回音,社区发展的金点子从家长里短中冒出来,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大茂社区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等制度,让人人都当发言人,村民们常常“面红耳赤”开会,“握手言欢”散会。大茂社区居民朱秀清每次都会列席党员大会,他说:“我们社区每个月至少召开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把群众向村民代表反映的问题在大会上提出来,再由村两委统一研究,解决问题。”除了村民代表列席党员大会,大茂社区还创新推行户主会。“户主会制度有力完善了农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把村里的事通过户主会交给群众去讨论和选择,更好地调动了村民参与和支持公益事业的自觉性、积极性”。社区党总支书记姚顺武说。
近年来,大茂社区以党建引领信用村示范点建设为抓手,成立了“徽州乡风评理堂”,邀请村中7位乡贤坐堂调解,化解了20多起村内矛盾纠纷。如今,大茂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无邪教示范村、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等。社区党总支书记姚顺武告诉笔者,采取共建共治共享的方式来进行基层治理,让村民们参与,让村民知晓,让村民同意。通过全过程的人民民主,让社区开展的各项工作推动起来非常顺利。
乡风的悄然蜕变,也成为了乡村振兴的 “金色名片”。如今的大茂社区正以信用建设为支点,撬动基层治理与产业发展双轮驱动。通过归集采集涉农资产、经济收入等数据,开展乡风文明评议,评出A级以上信用主体291家,金融机构总体授信达3160万元,实现了信息变信用、信用变真金。
社区党总支书记姚顺武说:“对于社区的产业发展和村庄都提前进行规划,针对几个自然村的不同资源禀赋进行划分,实现差异化发展。比如,中坑源片主要发展枇杷产业,中心村则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共同发展。”
拥江发展,焕新出发。作为江畔重镇,深渡镇既尊古,又焕新。文旅发展的东风顺江而至,在地文化便呈现出了新的模样,文旅融合新业态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地处长三角一体化与融杭接沪的经济带上,开放格局的重塑与发展优势叠加,让深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从量变到质变,从蓄势到跨越,高质量发展前景愈加广阔。(郭娟)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