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2025年11月13日下午,安徽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决胜‘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系列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十四五”时期安徽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主要成就。
“十四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金融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时刻谨记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锚定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战略定位,砥砺奋进、真抓实干,推动全省金融工作实现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明显增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撑。深化改革,金融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安徽坚决落实中央深化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改革部署,机构改革任务圆满完成。
组建了省委金融委,成立了省委金融办、省委金融工委、省地方金融管理局“三位一体”的新机构,改革推进有序高效。在市级层面,除合肥市参照省级架构成立地方金融管理机构外,其他15个市的金融管理相关职责统一划入同级财政部门,形成了上下贯通的管理格局。 同时,地方金融管理制度机制不断健全。通过建立地方金融工作协调机制,强化了上下联动、左右协同,构建起全省“一盘棋”的金融工作格局。
5家省属金融企业党组织关系统一划转至省委金融工委归口管理,初步形成了“统一归口、责任明晰、有机衔接”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 聚焦实体,金融服务质效持续提升 “十四五”以来,安徽省融资总量稳步扩大,结构持续优化。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超5万亿元,较“十三五”期间增量增长57%。其中,2024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1.18万亿元,居全国第6位。人民币存款和贷款余额均连跨4个万亿台阶。截至2025年9月末,存款余额达9.77万亿元,年均增长8.6%;贷款余额达9.25万亿元,年均增长13.1%,已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
存款、贷款总量排名均升至全国第11位。 在优化融资结构方面,安徽扎实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截至9月末,全省制造业贷款余额达1.1万亿元,连跨7个千亿台阶,是“十三五”末的2.5倍;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7003亿元,是“十三五”末的4.7倍。科技贷款余额1.7万亿元,居全国第7位,其中科技型企业贷款达8578亿元,是“十三五”末的5.6倍。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5倍。涉农贷款余额2.67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65.8%。
金融体系更加健全。“十四五”以来,恒丰银行合肥分行、渣打银行合肥分行、交控集团财务公司等先后获批开业,中部六省首家公募基金落户安徽。截至9月末,全省共有银行机构197家,资产规模12.49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62%;保险机构75家,资产规模4228亿元,增长51%;2家地方法人证券机构资产规模2915亿元,增长98%;地方金融组织585家。种类齐全、覆盖城乡、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初步构建。 聚力资本,多层次资本市场“安徽板块”崛起 安徽深入推进企业上市“迎客松行动”计划和“科创100”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万家企业资本市场业务培训,持续深化与境内外交易所战略合作。“十四五”以来,全省新增境内上市公司62家。截至9月末,全省境内上市公司总数达186家,较“十三五”末增长近50%,实现16个地级市上市公司全覆盖。
其中,科创板上市公司24家,居全国第6位。2025年前三季度,全省新增境内上市公司5家、IPO申报企业11家、“新三板”挂牌19家,数量均居全国第4。 直接融资规模持续扩大。“十四五”以来,全省累计实现直接融资3.4万亿元,较“十三五”增长30%。2025年前三季度,全省发行科创债263.71亿元,同比增长59.2%。
全国首单未来产业债、科技成果转化债、先进制造科技创新债券、中长期科创熊猫债等创新产品先后在安徽落地。 “基金丛林”日益丰富。安徽组建运营了总规模2000亿元的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和1000亿元的国资“6+1”基金,构建了“政府引导+产业协同+市场化运作”的基金生态。成功落地全国首只银行系保险资金AIC股权投资基金,目前全省累计设立3只AIC基金、总规模21亿元。成功争取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国家大基金在皖设立子基金。
同时,推动首支QFLP基金落户自贸试验区,资本赋能实体经济能力持续增强。 科技引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融合成效显著 安徽着力打造科技金融品牌,强化“科创出题、金融答题”,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打造“科技—产业—金融”闭环生态。该省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举措获国务院综合督查通报推广,“多元化融资方案支持国家核聚变能应用”、“共同成长计划打造一流科技金融生态”两项工作入选全国科创金融改革优秀实践案例。
合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高标准推进。安徽统筹实施“机构建设、产品创新、基础设施完善”三大工程,已落地总行级科创金融服务中心12家、科技特色支行(公司)72家,设立科创金融工作站17家,构建了“科创金融管家服务体系”。在全国首创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已为1.5万户企业发放贷款超2100亿元;创新开展“贷投批量联动”试点并全省推广,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信贷+股权投资”690亿元组合资金支持。风险分担机制不断完善,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政府性科技融资担保体系,科技融资担保专项计划备案金额居全国第2。 安徽还强化了对科技创新全链条、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
聚焦大科学装置等“国之重器”建设,创新金融服务,支持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组建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设立18只子基金,累计投资151个项目。推广“积分贷”、“科技转化贷”等系列科创信贷新产品。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设立省级天使基金群,设立47只子基金,累计投资289个项目;对成长期、成熟期科技型企业,实施科技信贷增量行动,构建全链条上市服务机制。 坚守底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重要成果 安徽金融风险处置取得积极进展。稳步推进重点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加快银行机构不良贷款清收和处置。
截至9月末,全省银行贷款不良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48个百分点,信贷资产质量稳居全国前列。有序化解了重点企业信用违约风险,及时处置了个别上市公司风险。全省融资平台、国有企业保持了公开市场金融债务“零违约”记录。 地方金融监管质效持续提升。全面加强地方金融监管,完善监管规则,有序推进地方金融组织规范整治。“十四五”以来,全省累计清理“失联”、“空壳”类机构324家,实现“减量提质”。 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成效显著。创新构建防非打非“制度链”、“防护网”,建立省市县三级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十四五”以来,全省涉非刑事案件年均降幅36%以上、存量案件化解年均结案率39%以上。防非打非工作连续2年位列全国平安建设考评“一档”。
下一步,安徽省金融系统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坚守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有效防控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全力以赴支持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助力“十四五”圆满收官,努力开创“十五五”金融支持安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记者 章沁橼)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