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安徽 > 正文

认识“基孔肯雅热” 专家:无特效药,儿童、老人风险更高!

2025-07-23 17:40:40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江亚萍   

安徽财经网讯:近期,广东省佛山市报告了由蚊子传播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引发社会关注。7月23日,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安徽省儿童医院感染管理科副主任王彦表示,目前我省尚未报告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但由于传播该病的媒介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在我省广泛存在,存在潜在的传播风险,因此预防工作不可松懈,尤其是儿童群体更需重点防护。

认识“关节痛热”

这种病有个拗口的名字——基孔肯雅热,源自非洲土语,意思是“痛得直不起腰”或“关节痛得弯腰”。

王彦介绍,它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叮咬传播。“花蚊子”黑白相间,喜欢在白天活动,特别是清晨和傍晚叮人最凶。它们最爱在小区、家中的小积水里产卵,比如花盆托盘、废弃瓶罐、闲置水桶、甚至一个没倒的饮料瓶盖积水,短短几天就能变成“蚊子窝”。

症状像感冒?小心关节剧痛

孩子或大人被携带病毒的“花蚊子”叮咬后,通常几天内会发病,症状包括:突然发高烧、掌指等关节剧痛、身上起红疹子,还可能伴有肌肉痛、头痛、没精神、恶心等。

“这种病一开始的症状和普通感冒、登革热很像,容易搞错。”王彦强调,“最突出的就是关节剧痛,大人孩子都受不了,而且这种痛可能持续几周、几个月,甚至更久,严重影响生活。”

无特效药!儿童、老人风险更高

王彦明确表示,目前没有专门治疗基孔肯雅病毒的特效药,也没有广泛使用的预防疫苗。

治疗主要是帮病人退烧、止痛、多喝水、多休息。虽然绝大多数人都能康复,死亡病例极少,但王彦特别提醒:婴幼儿、儿童免疫系统不完善,感染后更为严重。老年人和有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病的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如影响心脏、大脑)的风险更高。

防蚊是头等大事

专家支招,对付基孔肯雅热,最有效、最经济的办法就是不让蚊子叮咬,同时消灭蚊子老窝。

王彦给出家庭防护关键措施:消灭蚊子孳生地,翻盆倒罐清积水:仔细检查阳台、院子、小区等角落,把花盆底盘、水桶、废弃瓶罐等积水全部倒掉、刷干净。 他特别提醒,干净的小积水是“花蚊子”的最爱!

严防叮咬,尤其是要保护好小孩子,外出给孩子和自己穿浅色、长袖衣裤(尽量轻薄透气),减少皮肤暴露。在暴露的皮肤和衣服上涂抹、喷洒正规有效的驱蚊剂,儿童应选专用驱蚊剂,避开眼睛嘴巴和伤口。

他特别提醒,要注意避开蚊子活跃的高峰期,蚊子活跃高峰期是清晨(日出后2小时)和傍晚(日落前2小时),这段时间尽量少带孩子去草丛、树林、积水多的地方玩。做好物理防护,家里装好纱门纱窗,睡觉挂蚊帐(特别是有婴儿的家庭),婴儿推车可加装蚊帐。

如果怀疑自己或孩子得了基孔肯雅热(尤其是有过广东、东南亚、非洲等疫区旅居史后出现高烧关节痛),在生病头一周,务必严防被蚊子叮咬。因为这时病人血里有病毒,再被蚊子叮了,蚊子就会去叮咬其他人,造成循环传播!

何时就医?务必告知关键信息!

如果孩子或家人突然出现高烧、严重的关节疼痛、身上起疹子,并且发病前12天内去过广东、东南亚、非洲等有疫情的地方,或者被蚊子叮咬过,请立即就医!并一定要主动告诉医生。这对医生准确判断和及时检测(验血查病毒或抗体)非常重要。早发现、早防蚊隔离,能有效阻止病毒在社区扩散。

王彦最后强调,预防基孔肯雅热,人人有责。从自家阳台、小区环境做起,清除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地,是最根本的防控之道。保护好孩子和家人,远离“花蚊子”叮咬,让“关节痛热”无机可乘! (记者 马冰璐 通讯员 李品新)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