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安徽 > 正文

今年起,合肥试点开设综合高中班

2025-05-22 17:52:58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江亚萍   

安徽财经网讯:合肥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发布,明确中考、高中招生的多项政策,其中,从今年开始,合肥试点开设综合高中班;2025年省示范高中指标到校生比例不得低于85%。

考试时间仍定于6月14日至16日

根据省教育厅统一安排,2025年中考时间与2024年一致。九年级考试时间为6月14日-6月16日;八年级生物学、地理考试时间为6月17日下午,信息科技考试时间为6月17日后一周,具体考试时间和考试场次由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学生人数,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和安排。

考试总分值和去年保持一致,满分750分,即: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20分(含听力20分),道德与法治80分,历史70分,物理70分,化学40分,体育与健康60分,实验操作10分。

三所中职学校试点开设综合高中班

方案中提到,从2025年开始,试点开设综合高中班,那么什么是综合高中班?是普通高中学籍还是中职学籍?可以办理转学吗?

综合高中班是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在中职学校试点开设的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相融相通的教学模式。高一入学时注册为普通高中学籍,在高一下学期结束前或高二上学期结束前,结合学习能力和发展需求,遵循自愿原则,可申请转为中职学籍。综合高中班学生不得转入其他普通高中和其他学校的综合高中班。中职学校其他班级学生不得转入综合高中班。

合肥市区在合肥工业学校、合肥市经贸旅游学校、黄麓师范学校三所中职学校试点开设综合高中班,每所学校招生计划为200人。综合高中班教学地点设在中职学校,采取与普通高中结对的教学模式,并通过多种方式配齐符合教学要求的师资队伍。合肥市第九中学结对帮扶合肥工业学校、合肥市经贸旅游学校,合肥市第四中学结对帮扶黄麓师范学校。

综合高中班学制为三年。高一年级以开设普通高中课程为主,融合职业体验、生涯规划、综合实践活动等内容,旨在夯实学生文化课基础。若学生申请转为中职学籍,则实行学分互认,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学习,普通高中学籍不再保留。

综合高中班招生区域是什么?与区域内公办普通高中一致,实行属地招生,不得跨区域招生。市区综合高中班不得面向县(市)招生,县(市)综合高中班也不得面向其他县(市)和市区招生。在毕业和升学通道上,综合高中班按学籍性质对应执行,即保留普通高中学籍的学生毕业要求按照普通高中毕业条件执行,转为中职学籍的学生毕业要求按照中职毕业条件执行。普通高中学籍可报名参加普通高考、高职分类考试;中职学籍可报名参加普通高考、高职分类考试、应用型本科对口高考。

省示范高中指标到校生不得低于85%

据悉,2025年省示范高中指标到校生比例不得低于85%,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不得设置省示范高中指标到校生最低录取控制线。

到校指标原则上根据各初中实际在籍、就读满三年且报名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毕业年级学生数,按比例切块分配。严禁将指标分配与初中升学率挂钩。

易地扶贫搬迁、农业转移人口等政策性特殊情况,由各县(市)教育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具体规定,报经当地人民政府同意后公布实施。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中小学校要加大对省示范高中指标到校等政策的宣传,充分发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导向作用。

自主招生名额不得超过计划的5%

普通高中(含综合高中班)要严格按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招生计划、范围、标准和方式同步招生。

普通高中自主招生须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结束后进行,招生名额原则上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生计划的5%,招生录取名单须通过门户网站或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布。

普通高中举办的各类实验班、试点班,由所属教育主管部门登记,报市教育局审定后,统一报省教育厅备案,要严格控制规模,健全科学公开公正的选拔机制,加强过程跟踪、阶段评估以及结果考核,并将评估考核结果与其对应的班级设置及招生计划等挂钩。

国际班招生计划单列,录取分数应达到同批次学校录取要求,学生就读期间不得转入本校或同层次学校普通班级。

加强高校附属中学招生管理,其招生工作纳入属地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加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招生管理,不得招收境内中国公民的子女入学。加强对民办普通高中招生的指导和监管,未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普通高中(含筹设期间)不得招生。(记者 祁琳)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上一篇:麦子熟了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