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在科技飞速发展与政策大力推动的双重引擎下,低空经济正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新赛道。2024年全国两会中,低空经济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此后,低空经济热潮在全国范围内蔓延,成为各地竞相追逐的新风口。我省作为长三角地区唯一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也在低空经济发展高地持续发力,政策引领、经济扶持、多元联动,我省低空经济正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蝶变”之路。
场景拓展,“低空+”赋能千行百业
近年来,我省积极探索“低空+”应用场景,让低空经济与生产生活实现更多面的结合。今年春运期间,来自安徽出众通航的飞行教员王磊带着7岁的女儿开飞机回老家利辛过年的视频在网上受到不少关注。“我不仅只在春节开飞机出行,平时周末、假期,包括平时我都经常开飞机回家,开固定翼或直升机,有时候开两座,有时候开四座。”王磊告诉记者,选择开飞机回家是因为老家门口就有一个飞行营地,开飞机回家既省时省钱还不堵车。
据了解,今年春节期间(除夕至正月初七),我省申报飞行计划全部为空中游览与训练飞行两类,其中,空中游览实际飞行架次占比达95%,飞行时长占比88%,仍为春节通航主力场景。“低空飞行给我带来最大的感受就是方便快捷,并且还能领略沿途高空的风景。”飞行教员王磊说,“低空飞行是一种趋势,是时代所趋,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低空飞行,未来的航空器种类和品牌会越来越多,价格也会慢慢降低,未来空域会越来越放开,普通老百姓也能参与飞行。”
此外,在旅游领域,低空观光游也成为了热门项目。据了解,目前我省拥有四条低空旅游航线,分别为合肥-黄山、合肥-镇江、合肥-芜湖、芜湖-黄山?,其中,芜湖-黄山低空旅游观光航线于去年9月顺利首航;物流配送方面,低空经济也发挥着独特优势。2024年,合肥市开通百大心悦城-滨湖国家森林公园、融创茂至岸上草原两条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飞行约8.7公里进行配送,可配送快餐、点心、咖啡等多种商品,消费者在景区内配送点位扫码下单即可体验;同年6月,我省首条“云上邮路”开通,该航线利用安庆(岳西)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先行先试,在全省率先探索“低空+山区无人机物流”模式,单次载重10公斤,飞行时间12分钟,相比传统地面运输,运输时间缩短300%以上,运输成本节省150%以上。
在“低空+医疗”领域,低空经济规模的扩展也在悄然贡献力量。去年3月,安徽省血液中心(合肥市中心血站)与安徽省妇儿医学中心、合肥市妇幼保健院西区之间的无人机低空血液运输航路首次试飞成功,同年4月,合肥市正式进入无人机血液运输常态化运行阶段。据了解,截至今年2月,合肥已开通25条无人机“空中送血”航线,覆盖全市10个医院20余个院区及2个献血屋,这表明合肥在无人机送血的应用场景拓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能够为更多的医疗机构提供高效的血液运输服务。目前,合肥市内最远空中送血医院距离合肥市中心血站约15公里,无人机送血20分钟即可到达,相较于原来地面运输节省了一半以上的时间。
政策护航,资源集聚低空领域
早在2013年,我省便前瞻性地谋划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历经十余年布局建设,如今已基本形成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体、无人机产业为支撑的低空产业集群。截至目前,我省已集聚300多家相关企业,涵盖飞行器制造、飞行培训、无人机运营、北斗技术等多个领域,是全国低空经济领域的重要组成力量。
2024年4月,省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安徽省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实施方案(2024—2027年)及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到2025年,省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建成一批应用示范场景,低空经济规模和创新能力快速提升,集聚化产业生态初步形成;2027年,低空经济规模和创新能力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打造合肥、芜湖两个低空经济核心城市,规模力争达到800亿元。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截至2024年11月,我省在低空经济各相关领域的企业数量分布情况为航空材料336家、传感器798家、雷达268家、导航系统215家、通信系统204家、无人机制造222家、低空农业356家。
在省政府今年发布的工作报告中,“低空经济”也享有一席之地。报告指出,要丰富“低空+”场景,培育省级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今年2月12日,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聂爱国赴芜湖调研低空经济发展等工作,并前往联合飞机公司、芜湖钻石航空发动机公司、中电科钻石飞机公司、劲旋风航空科技公司和东方飞谷等企业,深入了解航空器研发制造和航空飞行营地运营情况,实地调研芜宣机场国际货运中心和芜宣高速改扩建项目建设。
中电科钻石飞机、联合飞机等低空经济领域龙头骨干企业纷纷扎根安徽,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还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据了解,2024年上半年,芜湖市低空经济产值达253亿元,同比增长26.8%;近年来,芜湖市累计吸引近200个核心及关联企业入驻,其中规上企业168家,基本实现“不出园区即可生产一架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通航飞机”,整机重点核心部件自主配套率达100%。
在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上,我省也持续发力,除已运营的肥东白龙、宁国青龙湾、庐江施湾等通用机场外,滁州明光通用机场已于2024年10月建成竣工,芜湖楚王城航空飞行营地建设完成,为全国首个按A1类通用机场标准建设的航空飞行营地。2024年,我省加强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协助获批低空空域54个、低空航线43条,通航用户通过飞行服务站申报临时空域、航线占申报量的80% ,无人机适飞空域面积达6.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9%。累计建成15个ads - b地面基站和8个vhf甚高频站点,全省500米以上实现监视全覆盖,省域60%范围内低空飞行活动实现地空通信。
未来,随着人们对低空经济认知度和接受度的提以及相关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我省低空经济市场规模也将持续扩大,与旅游、物流、农业、应急救援等多领域融合也将不断深化;同时,低空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也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项目落地,共同促进我省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发展。 (记者 章沁园)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