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持宗教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推进宗教中国化实践,六安市道协、金寨县道协全体班子成员在市、县民宗局有关领导的带领下,前往湖北省武当山进行了为期4天的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考察调研。
湖北省道教传承的基本情况
通过考察调研,看到武当山道教协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了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积极落实了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了道教中国化湖北实践,开创了武当山道教工作新局面。
抓实思想政治引领,政治站位高
坚持党的领导好。武当山道教协会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努力推动武当山道教事业健康传承。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三中全会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和省委重要会议精神,不断提高武当山道教界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行动自觉。
政治引领强。始终把思想政治引领放在首要位置,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各地举行升国旗仪式。将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学习纳入各类会议培训和教务活动中。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武当山道教学院举行了湖北省道教协会“喜迎二十大 强国复兴有我”讲经交流活动,编发讲经交流专刊。通过持续抓实政治引领,道教界“四个意识”不断增强。三是宣传教育实。认真开展“国好、法大”和“四史”“三爱”主题教育。武当山道教协会坚持每年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和“12·4”国家宪法日学习宣传活动,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和平祈祷法会,积极引导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不断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做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
抓好工作协同推进,地方特色显
深入开展“四进”。武当山道教活动场所“四进”活动实现全覆盖。各场所展示牌中可以看出,均定期举行升国旗仪式,每年在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开展“同升国旗,齐唱国歌”活动。将宪法、《宗教事务条例》《湖北省宗教事务条例》进观上墙,结合“12·4”国家宪法日活动,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
场所布展优。在武当山道教活动场所以及武当山道教学院随处可以看见道教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布展、小品等,相关内容还在文化墙、宣传栏、文化长廊等形式,弘扬道教正能量。认真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宫观,结合武当山本地和本场所特点,通过中国传统节日体验、经典诵读等形式,开展学习体验活动,积极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形成了一批特色亮点。文化氛围浓。武当山道教活动场所以及武当山道教学院中都有藏经楼,里面贮藏了大量的道教经典著作以及道教解读书籍,同时还陈列有本地地方志、地方史书籍,让宗教教职人员在学习经典著作的同时,对本地历史文化进行学习。
抓紧道教健康传承,人才培育优
人才培养机制健全。武当山道教学院成立有青年读书小组,组织开展读书活动,还建立有中青年冠巾传度人员、中青年教职人员、教职人员后备人才库,打造了人才培养梯队,为武当山道教界乃至全国道教界培养人才、输送力量,全方位推进道教人才队伍建设向纵深发展。
加大人员管理力度。教职人员认定备案、动态管理、资格核验严格规范,《皈依证》样式规范制定,人员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严格规范教务活动。武当山道协对推荐参加全真派道士传戒活动、正一派道士授箓活动的道教教职人员进行认真考核,不断规范完善冠巾传度活动,通过规范教务活动,起到了继承传统、规范传承、坚定信仰、树立形象的积极作用。以道教协会牵头,认真开展商业化治理和崇俭戒奢专题教育,让“克勤克俭”“戒奢以俭”的价值理念深入道教教职人员心里。
抓牢机制制度建设,法治化水平高
完善管理机制完善。武当山道协领导班子述职评议制度完善,每年进行述职评议,道协的秘书长联络员定期参加培训,道教协会管理更加规范,凝聚力不断增强。
法律法规学习常态化。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湖北省宗教事务条例》,推进《条例》进道协、进宫观、进道教学院,实现全覆盖。抓好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学习贯彻,促进教职人员树牢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
道教活动开展依法依规。统一印制常用经典《四品经》,努力解决非法出版物问题。认真贯彻落实《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积极宣传贯彻《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办法》,开展对公银行账户开设摸底调查。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各项事务,道教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高。
我市道教工作成绩和不足
强化政治建设。六安市道协秉承“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引导信教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各项宗教政策法规,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按照各级统战部门和民宗部门的相关要求,积极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积极做好做实道教事业,凝聚共识,服务大局,充分发挥道教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共同把道教建设成爱国爱教、清净和谐、团结互敬、道风纯正的宗教。
强化思想建设。六安市道协将思想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积极引导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增进“五个认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好所在地道教的统筹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各项宗教政策法规的学习培训工作,组织不同形式的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为主题的各类活动,加强教职人员与信教群众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党和政府与信教群众的情感更加密切,增强信教群众的知法守法的意识。近年来,培养人才3名,传度7人,培养教职人员7人,培养市县道协班子成员8人。2024年8月,省道协组织的玄门讲经中,双河道观教职人员徐小宁获得三等奖。
加强道风建设。六安市道协将道风建设视为宗教健康发展的根本,一直秉承着祖师济世利人、齐同慈爱的弘道思想,做到修己度人、利益众生,积极组织道观管理组成员,每年都为伤残人士、困难居民等捐款捐物,累计达20余万元。同时,积极宣传宗教政策法规,让信众更加了解政策,懂得法规,守法信教。市内各道教活动场所每年组织宗教界人士开展升国旗、唱国歌活动,组织教职人员开展烈士纪念活动、红色教育活动、美好乡村体验活动,切实增强宗教界人士爱党、爱国、爱教、爱社会主义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发挥宗教活动场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的应有作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政治引领还需加强,引导道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不足,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比例偏低,优秀人才严重匮乏,青年教职人员比例低。三是与本地特色融入不够,对道教经典研究阐释还比较薄弱,阐释水平有待提高,道教文化与本地红色文化、红色历史挖掘不足。四是协会作用发挥不实,对各场所管理不到位,对道教教职人员管理引领有缺位,道教协会桥梁纽带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贯彻党和政府决策部署、反映道教界合理诉求、解决道教界内部矛盾纠纷等方面做得还不够,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关系到道教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道教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齐心协力,共同解决。
下一步打算
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提高思想认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压紧压实主体责任,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能不能完成这一历史重任,关键在人才。我们必须有这种以弘扬道教文化为己任的胸怀与担当,要有这种非我莫属,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利用相关资源,开展一些宗教院校教师研修班、培训班,有针对性补弱项,快速提高水平;经常性开展研讨等方式进行交流,提高专业水平;支持道教界利用国民教育资源,培养研究、管理、道医、养生等方面高端人才;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探索利用国民教育资源培养宗教人才,普及国情、法律、形势政策、现代科学等知识;支持宗教界开展对外交流,参与不同宗教和信仰间对话,开阔宗教人才国际视野;加强教职人员队伍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宗教人才选拔任用和考核管理机制,指导宗教界完善内部行为规范,帮助宗教界解决人才培养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文化繁荣的重要支撑。对六安而言,红色是六安的特色标签、金字招牌,是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要以红色文化传承为契机,特别是抓住金寨等革命老区特点,发扬大别山精神,用心用力挖掘红色文化,深入推进道教文化和红色文化的研究拓展,推深做实“道教+红色”融合发展,深度挖掘其丰富的哲学思想、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悠久的历史价值。通过组织学术研讨会、举办讲座等形式,提高道教文化和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度和社会影响力。
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要根据在教务指导、教风督查、宗教思想研究、权益保护、社会服务等方面新形势发展的要求,科学指导场所开展工作。定期召开各种会议,严格落实和规范各种议事制度,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加强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形成按制度、按程序办事的习惯,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根据章程、工作目标和职责,积极主动做好工作。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把维护宗教界人士和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