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皖企 > 正文

我省抢占新材料“风口”,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 智“汇”新材料 “锻造”新未来

2024-11-29 15:29:39 来源:安徽日报   编辑:孙晓帆   

400余人的大会,院士16人,行业专家近百人,含“智”量极高。国内外商协会、全球知名企业、活跃的产业基金经理超160人,含金量同样成色十足。其中,仅分会“新材料投资50人会议”,涉足新材料产业相关央企和“中”字头投资机构就占了大多数。

刚刚闭幕的第四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不仅给安徽留下72个签约项目696.82亿元的合同,更为加速崛起的安徽新材料产业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抬头看路”的机会——以从技术、产业、资本等多维度,重新审视新材料全球产业链环境,全面参与前沿产品、技术、场景的深刻变革。

四个万亿产业

新材料是基石

“新材料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支撑,对于中国乃至全球未来的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首席教授张联盟已连续四年来我省参加新材料大会。

如张联盟院士所言,近年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背景下,新材料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材料和新物质结构不断涌现,全球新材料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放眼全球,2023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7.2万亿美元,增速远超预测;在我国,来自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去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7.6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巨量的市场规模、长期的增长预判以及对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让新材料产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风口”。

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包括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几乎全部新兴产业领域的竞争能力。

“新材料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要支撑,是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加速器。”中建材(安徽)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郭辉,在第四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的开幕式主旨演讲中,这样表述新材料产业的重要性。

作为全国重要的原材料产业基地,我省早已将新材料产业列入全省重点发展的十大新兴产业之一,更作为4个万亿级产业之一重点打造,并依托良好的原材料产业基础,大力延伸发展新材料产业。

目前,全省已形成以先进金属材料、先进化工材料、新型建材等为代表的先进基础材料体系,以新一代信息显示材料、新能源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等为代表的关键战略材料体系,以及以增材制造材料、超导材料、气凝胶等为代表的前沿新材料体系。

需求引领产业

锻造全链高韧性

“一代材料,一代飞机;一代飞机,一代材料。材料产业的创新,支撑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而飞机、高铁、汽车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引导着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吴光辉认为,上下游之间互相引领、融合创新至关重要。

放眼我省,产业集群正加速形成,特色明显,但也要看到,与材料强省比,我省的基础材料产品比重高,战略新兴材料产品比重较低,新材料产业对其他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强。有与会专家认为,支撑力的直接评价,就是有多少事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材料被“卡脖子”。卡住了脖子,上下游之间的融合创新链就会受影响,甚至被截断。

加快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集聚地,我省坚持“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组建省、市、县三级协同发展的新材料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推出一系列政策,对新材料产业的原始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推广应用等进行全链条全环节支持。同时,拿出真金白银,构建基金丛林,建立了全方位、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基金支持体系,用于全省新材料产业“双招双引”和项目建设等。

2020年4月,厦门恒坤落地合肥新站区,建设光刻胶及高纯前驱体生产基地,为合肥市半导体产业链补足了先进光刻胶、前驱体制造等关键环节;2023年6月,江苏迪纳科落地淮北市,并在该市烈山开发区建设氧化物半导体靶材及合金溅射靶材生产基地;2023年12月,江苏美特林科特殊合金落地滁州,并在滁州市建设“两机”用(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高温合金生产基地。

这一系列关键材料企业落地我省的背后,都有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管理的多只基金引育的影响。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瞄准我省新材料产业中的弱项、缺项、关键项,已招引了涉及合金材料、锂电池隔膜、半导体靶材、玻璃纤维等19家优质企业落户安徽,补足、补强产业链条。

近年来,我省不断通过“人才团队+科技成果+政府参股+股权激励”等模式,引育新材料领域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落户安徽创新创业,持续锻造产业链更高韧性。

集聚效应凸显

从单打冠军到团体冠军

“不仅要有大宗产品,还要有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两者齐头并进,才能形成新材料发展新的生态。”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说。

在大会开幕式上,省发展改革委推介发言的一组数据同样关注到新材料产业生态:截至2023年底,全省培育新材料领域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0家。

海螺水泥、铜陵有色、宝武马钢、安庆石化、凯盛科技、丰原集团等龙头企业,长期“霸榜”省内新材料产业。如何让这些单项冠军在全国乃至全球更突出,“单打”能力更强?

有数据统计,我省在如硅基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等方向,已经布局了省级创新平台300家以上,支持龙头企业与新材料优势高校院所联合共建省学科重点实验室8家。新应用场景与实验室、创新平台紧密合作,向科技创新原动力要竞争力。

如何让集聚效应放大,争夺“团体冠军”?近年来,我省新材料产业构建了“集群+基地+集聚区”格局。截至目前,已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4个,获批数居全国第三,分别是合肥新型显示、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以及铜陵先进结构材料集群。

以蚌埠硅基新材料、安庆先进化工材料、淮北陶铝和高端铝基金属材料、淮北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为代表的5个新材料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2023年实现产值超1400亿元,占全省的26.5%。还形成了合肥新型显示材料、蚌埠生物基、马鞍山先进钢铁材料等多个特色产业集聚区。

截至2024年9月底,全省新材料产业拥有规上工业企业2120家,较去年底净增172家。今年1月至9月实现产值3678亿元,同比增长14.9%。新材料产业规模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新材料产业,新兴产业的基盘,安徽以“良好的原材料产业基础”入局,从玩转一粒沙到可折叠玻璃,不断攀登基础原材料科技树。精准引育关键技术企业,给新兴产业链注入完整能力和韧性,在新材料全球技术深刻变革和产业链新生态中展现安徽作为。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