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肥东县牌坊乡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采取“下沉式”“关爱式”“动态式”“跟踪式”“帮扶式”“五式”工作法对在职党员、退休党员、无职党员、流动党员、困难党员等五类党员的精细化管理,推动党员教育管理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下沉式”管理在职党员,让在职党员“有位有作为”。针对在职党员实行量体式定岗管理,将牌坊乡91名在职党员下沉到各社区网格担任网格督导员,充分发挥党员在共建议事、助困帮扶、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社区组织在职党员结合实际情况,围绕群众需求,与报到党员进行讨论交流,实现在职党员精准入网,服务岗位精准对接,党员能力精准匹配。强化结果运用,把党员在社区的表现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由社区党组织客观公正记录在职党员参加社区活动、志愿服务、发挥作用等表现情况,作出服务评价,通过社区党组织和所在单位党组织双向考评,真正推动在职党员参与基层治理工作落到实处。91名在职党员累计到社区包联网格开展300余次相关党建、安全生产、网格管理等业务指导、学习交流、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群众1800余人次,实现了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紧密联系与有效互动。
“关爱式”管理离退休党员,让退休党员“余热更生辉”。充分发挥老党员觉悟高、作风硬、情况熟的特点,积极组织老党员围绕乡村党的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信访稳定等各项领域建言献策,用银发党员“金点子”。利用离退休党员的政治优势和经验优势,邀请老干部充当乡镇党校讲师,为年轻党员干部讲好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故事,向年轻干部传授工作方法经验。发挥他们在基层治理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每年牌坊乡党委集中或上门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引领老党员、离退休干部永葆本色献余热,为全乡高质量发展增添正能量。在离退休干部生病住院、家庭出现重大变故时及时看望,让老干部真切感受到来自“家”的温暖。今年以来,已为离退休干部送去节日慰问2次56人次、疾病关怀5人次。
“动态式”管理无职党员让无职党员“领岗有所为”。动态调整岗位,完善岗位设置,解决上岗党员难作为、不作为的问题,围绕社区建设总体要求,岗位设置因人、因事、因社区进行调整,去除那些不实用、不适应、难作为的岗位,增设群众需要、党员想要、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岗位。在责任内容上,由一岗一责向一岗多责延伸,为素质高、能力强的党员赋予更多职责,营造更大的舞台,避免一岗定终身。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党员活动室等阵地,通过上党课、办讲座、观看电教片和观摩交流等形式,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履职能力。针对岗位类型的不同、党员素质的差异,制定培训计划,经常性地对上岗党员分类分批进行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实用技术、群众工作方法、岗位目标要求等内容的培训。
“跟踪式”管理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岗”。全面建立台账。以党员人数清、流动去向清、从业状况清、联系方式清为原则,以社区党支部为基本单位,拉网式排查,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台账,详细记录流动党员的外出时间、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及时动态更新,确保流动党员底数清、去向明。截至目前,全乡已摸排掌握流动党员64人。充分利用流动党员创新思维活、信息渠道多、社会阅历广的优势,搭建流动党员“建言议事”平台,通过线上联络群和线下议事会等多种形式,鼓励流动党员建言献策,在乡村振兴、社区治理中建功立业,提升流动党员助力家乡建设的参与感与互动感。
“帮扶式”管理困难党员让困难党员“知暖念党恩”。聚焦困难党员关注的医疗、就业等方面问题,坚持“造血”与“输血”并重、“即时”与“长期”结合、“因人”与“因事”同步,推动党内关怀帮扶精准化长效化,不断增强党员认同感、归属感。积极开展年老体弱党员暖心关爱行动,对老弱党员进行全面摸排,建立老弱党员管理档案,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在“春节”“七一”等重大节日期间,安排包保领导进行走访慰问,有针对性地为老弱党员解决困难、送去温暖,有效解决困难党员的急难愁盼。今年来,对56名老弱党员开展集中走访慰问,发放暖心慰问金5.6万元。依托人才驿站开展推荐就业服务,推荐困难党员就业11人。(胡雯)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