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要始终站在群众立场上,运用好“四下基层”的重要法宝,解决好“民之所忧、民之所想、民之所盼”,打造让人民认可、让群众满意的基层党组织。
紧盯“问题导向”,从群众的“急难愁盼”中把服务清单集成“到位”。建立服务清单关键在于紧扣群众需求。“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将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服务方向。增强问题意识,深入实际寻症结,深入群众访民情,才能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可以通过了解“民呼我应”、12345热线、市长信箱等平台群众反馈的情况,及时掌握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养老等群众关注的重点热点。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和接访活动,定期了解民情、体察民意、倾听民声,从群众的真情流露中更好地收集总结苗头性问题、倾向性问题和共性问题,认真听取群众需求,并将其纳入服务清单之中。坚持从群众立场看问题,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党员干部“一切为了人民”的赤诚之心。
紧盯“目标导向”,从群众的“谏言良策”中把服务措施定制“到位”。制定服务措施要从广纳民意中集思广益。“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仅仅待在办公室靠一份清单“纸上谈兵”,以自己的想法代替群众的呼声搞出来的服务措施是脱离实际的。焦裕禄同志任兰考县委书记时,靠着一辆自行车、一双铁脚板跑遍了兰考120多个大队,最终掌握了解决肆虐兰考的盐碱、风沙和内涝三大问题的办法。制定措施不仅要对症下药,提高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要从案前灯下走到“田间地头”,从高楼大厦看到“背阴胡同”,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在人民群众反复实践的社会经验上集思广益,充分考虑服务措施的可行性。不仅为群众做了事,还要做成事,做成事更要做好事,通过实施具体可行的服务措施,让人民群众看得到党和人民“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紧盯“结果导向”,从群众的“喜怒哀乐”中把服务效果提升“到位”。群众的“表情包”就是检验工作的“晴雨表”,通过了解群众的看法和感受,就能直观了解基层服务有没有做到位、有没有新的问题产生。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解决“连家船民”上岸的问题后,发现船民仍然眉头紧锁、唉声叹气,便多次走进船舱和船民交心,最终提出了靠养殖业解决生计问题的具体办法,让船民们笑着上岸定居。基层服务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不断涌现新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在基层服务中用心练就“察言观色”的“绣花”功夫,通过与群众沟通交流及时掌握群众可看可感的情感变化,做到动态调整、精准施策,以“废寝忘食游四库”的责任担当保障服务成效,让笑容在群众脸上不断绽放。(姚国宇)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