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 > 正文

新型支架当利器,巧拆颅内“不定时炸弹”

2023-09-27 11:21:17 来源:   编辑:杨蕊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林彬 记者 马冰璐)最近,家住涡阳县的61岁王大爷因“头晕1天伴行走不稳10小时”急诊转至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湖院区,经医院3.0T核磁共振诊断为延髓新发梗死,治疗上予以改善脑循环、神经营养及对症等治疗后,王大爷走路“一边倒”的症状好转。为明确发病原因,在进行CT动脉血管成像(CTA)时发现王大爷右侧椎动脉颅内段存在瘤样膨大扩张,经局麻下脑血管造影(DSA)确诊为右侧椎动脉V4段夹层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被称为“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出血很可能危及患者生命,而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更为严重的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对于破裂风险高的动脉瘤,需要尽早进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治疗或血管内介入治疗。

好在王大爷的病情被及时发现,经该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病团队会诊讨论后,决定选择最新的介入治疗手段,即血流导向装置(密网支架)植入术。为加速术后康复,神经外科最终为王大爷进行了经桡动脉入路右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双血流导向装置(密网支架)桥接植入术,因为手术“切口”仅是腕部的一个穿刺“针眼”,相对于传统介入手术经股动脉入路更具优势。在麻醉科、导管室等配合下,手术顺利完成,术后6小时王大爷即可下床活动。

专家提醒,年纪在45岁以上人群,特别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人群,建议在常规体检中增加脑血管的影像检查。一旦确诊颅内动脉瘤,患者也不用恐慌,部分动脉瘤出血风险小、相对稳定,可定期复诊,即使破裂风险大的动脉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也可治愈。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