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山市黟县碧阳镇围绕打造“中国乡村美宿第一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突出运营创新、融合发展,着力打造碧阳民宿品牌、推动民宿集聚发展。近年来,碧阳镇民宿获誉颇丰,黄山关麓帐篷客酒店获评“2023年中国十大必睡野奢奖项”、交叉小径的花园获评“2023年度臻选精品酒店”、黄山无名初自然疗愈酒店获评“2023年中国最具品牌影响力度假50强。”目前,全镇登记在册民宿128家、客房1092间、床位总数1182张,民宿经济直接从业人员达316人。
(一)发挥资源优势建设精品民宿。整合镇域优质资源,结合旅游景区、生态特色、村庄特点等,因地制宜布局建设精品民宿。一是依托旅游景区发展民宿。针对景区游客旅居需求,完善基础设施,提升配套服务,打造独具特色的民宿。比如打造南屏景区、关麓景区和赤岭村守拙园景区周边目前已布局发展40余家民宿,其中包括帐篷客、交叉小径的花园、伫 古筑等精品民宿。二是善用原生资源发展民宿。挖掘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抓好传统村落、乡土文化保护,推进造林绿化、水系建设、生态修复和景观廊道修建,打造体现“原生态”、“原生产”、“原生活”、“原住民”特点的山水宜居民宿。比如打造无名初酒店,“以山水疗身灵,以人心愈人心”的自然疗愈酒店,沉浸式的疗愈让每一位客人更好地体会到自然与生活的美。三是立足区位优势发展民宿。发挥近城郊区交通便利、配套完善等优势,鼓励居民改造自家闲置房屋,发展城郊型民宿。比如城关镇依托位于县城周边的优势,顺应自驾游、亲子游等发展趋势,打造出黟二三、黑多白少等一批具备复式房、家庭房、儿童娱乐设施和管家服务的亲子型民宿。四是系统梳理利用闲置土地、林地、校舍、村部等资源改建民宿,实现两山转化。比如利用碧山老油厂打造猪栏酒吧和闲置农房建设全国甲级民宿“我的收藏”。
(二)坚持创新引领推进品质升级。坚持民宿发展与消费升级同步、民宿建设与景区发展同步、民宿配套与游客需求同步“三同步”原则,不断创新民宿发展方式,推动民宿经济提质升级。一是创新设计理念。引入专业设计团队,结合民宿所在地资源禀赋,以亲子互动、非遗工坊、月夜星空、等为主题,打造别具一格的“网红”民宿。比如打造布置丰富收藏物品的平远山房,让民宿本身成为旅游景点。二是创新服务内容。开展“民宿管家大赛”、茶艺、园艺、香道等专业培训,提高民宿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为游客提供从吃到玩的多样化服务。三是创新盈利模式。敏锐把握游客“热爱发布美美的朋友圈、抖音和社交点赞”、“热爱小众旅游体验”等需求变化,及时捕捉民宿新卖点,深入挖掘民宿文化内涵等附加值,为游客提供更具个性、更具黏性、更具乐趣的体验产品和模式,推动景观、文化、体验变现,实现民宿经济从“卖床位”到“卖风景”、“卖方案”、“卖体验”转变。
(三)促进融合发展培育多元业态。积极探索“民宿+”模式,增加消费场景,提升游客深度体验,拉长产业链,促进多业态融合发展。一是探索“民宿+非遗”,发掘本土非遗文化,推进“非遗进民宿”,进一步丰富民宿文化内涵、彰显民宿特色,推出拾亭画驿民宿的徽剧等一批非遗文创民宿产品,增强游客文化体验。二是探索“民宿+购物”。打造民宿特色产品体验区,推出打食桃、徽墨酥制作体验和“五黑”特色产品购买专区,丰富游客购物过程中的形、声、色、味、触五感体验,不断满足游客需求、深化碧阳印象。三是探索“民宿+研学”。积极开拓抢占研学旅游新赛道,打造研学旅游新亮点,将研学元素植入乡村民宿,探索推出云贤研学、古筑艺养研学等业态。
二、明显成效
鳞次栉比的徽州民居,绿意盎然的田园风光,流水潺潺的西武岭古道,一座帐篷客度假酒店掩映在苍山翠谷之间,成为了人人向往的心灵休憩目的地。
据悉,该项目通过租用400亩农田和流转200亩土地直接带给项目属地村民及村集体经济收益3000余万元人民币。同时,酒店管理公司、农业配套公司基层用工将最大限度带动项目属地村民直接或间接就业,提供众多就业岗位,项目建设期间使用农民工近15000余人次。为解决农民土地征收后的后续生活收入问题,项目企业与村集体经济联合社签订用工协议采用返聘和上岗培训的形式让村民重新参与关麓项目的旅游发展。酒店正式营业后解决当地就业人数50余名,村集体收入从2018年的不到10万元,全村人均收入1.7万,到2022年村集体收入增长至50.3万元,全村人均收入2.5万。
“酒店秉承着‘重环境、美建筑、精布局、玩风情’的理念,布置70间独具东方野奢理念的客房,致力于打造全场景体验式宿集旅游区和黄山创意创新型度假景区新标杆,助力黄山建设成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提供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黄山帐篷客酒店有限公司负责人朱景荣介绍道。
在关麓潘村百亩稻田的包围之中,仅一条蜿蜒的小径可到达花园。小径分岔处,6栋建筑和院落宛如从古村落中生长出来。交叉小径的花园包括13间客房的度假酒店、枣树餐厅、废墟泳池、麓下星空营地和文创空间,项目还融入了徽州影视制作与保护中心、公益图书馆、稻田艺术节等文化交流活动基地,以及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农产品开发基地。
“酒店自费将进村道路加宽,花费6万余元进行征地,其中6千余元作为村集体收入,建设道路花费10万余元,最大限度方便村民出行。”酒店管家介绍道。
不止帐篷客酒店和交叉小径的花园因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变成民宿带动乡村振兴,在丰梧村的无名初酒店靠山面田、以山水阡陌入景,造园林楼阁隐世。酒店总面积为64亩,建筑占地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穿过白墙瓦黛的居民房,一条蜿蜒的石板小路,连接着院内11栋新式徽派建筑。“我们不仅流转闲置土地,还带动了附近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无名初管家夏胜林介绍。据介绍,目前民宿共有30余名工作人员,大多来自附近的村民。(汪俊)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