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 正文

喜迎二十大 | 党旗高扬立潮头

2022-09-08 15:46:45 来源:安徽日报   编辑:田双   

淮北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非公党建指导员进行走访指导。 通讯员 李鑫 张世华 摄

颍上县慎城镇张洋社区服务中心党员先锋岗的工作人员热心为群众服务。 通讯员 戴文学 摄

在滁州市南谯区珠龙镇北关村,城郊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帮助果农采摘葡萄。 通讯员 董超 张晨晨 摄

阜南县鹿城镇六里社区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到王家坝抗洪纪念馆,开展“为党旗添彩为党徽争光”主题党日活动。 通讯员 田鋆生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砥砺初心使命、锤炼党性修养,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持续“铸魂补钙”

推动走深走心

“既体现了深厚的理论素养,又融入了深邃的现实思考。”近日,聆听全省“举旗帜·送理论”省级示范宣讲后,省直单位和基层的党员干部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我省于近日启动省级示范宣讲,将举办50多场次,宣讲团成员将陆续走进全省16个市和省直机关、企业、高校等,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走心。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大力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深入实施“铸魂赋能强基”工程,发挥党校、行政学院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举办各类培训班次323个、培训干部2.26万人次,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

省委在全国率先出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若干规定,从学习培训、宣传阐释、贯彻落实等方面作出刚性约束和严格要求,推动学习贯彻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引导党员干部切实学懂弄通做实。

2016年4月、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安徽考察,为安徽发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

印发贯彻落实方案、召开省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举办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培训班……省委高度重视,作出一系列具体安排,并建立学习贯彻情况监督清单,推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

思想上对标对表、行动上紧跟紧随、执行上坚定坚决。我省扎实开展政治监督,督促各级党员干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安徽见行动”。

严密组织体系

筑牢“战斗堡垒”

“我是党员,用行动传递力量!”日前,肥东县组建快递物流行业党委,启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亮身份”活动。

肥东快递物流企业较多,现有各类企业88家、党员40多名。肥东县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成立快递物流行业党委,旨在进一步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以党建引领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严密组织体系,是加强基层党建的基础工作。全省各级党组织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以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为重点,优化党组织设置方式,通过单独组建、产业联建、行业统建、区域联建等方式,不断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努力让每一个支部都强起来。

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是基层党建的难点和薄弱点。全省各地着力夯实根基、发挥作用、创新机制、打造品牌,实施“单独组建行动计划”、推行“红领”认证等举措,加大园区、商圈市场、行业协会党组织建设力度,去年推动5500多户非公企业、880多个社会组织新建党组织,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双覆盖。

选好“领头雁”,激活新动能。在去年村(社区)“两委”换届中,我省着眼于事业需求,注重选优配强,拓宽选人视野,通过“回引”“回请”等方式,千方百计选好人、用准人。换届后,全省15008个村党组织书记中致富带富能力较强的占48.6%,村“两委”班子中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才、高校毕业生等占62.6%,带头人队伍素质、班子结构、基层政治生态整体优化,进一步凝聚了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我省强化党建引领,持续实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百千万”工程,去年安排集体经济补助资金9亿多元,有效激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党建引领,信用变金。近年来,我省创新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已评定信用农户、信用新型经营主体、信用村集体经济组织120多万户(个),累计授信554亿多元,激活了农村信用资源,带动了各类资源要素向乡村加速汇聚,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

精心“选育管用”

打造过硬队伍

8月30日,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我省11名公务员个人、5个公务员集体受到党中央、国务院表彰,展现了新时代我省公务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担当作为的精神风貌。

事业兴旺,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紧贴高质量发展需要,切实践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加强干部政治建设,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扎实做好干部教育、选拔、培养、管理、激励保护等工作,为推进全省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干部人才保证。

选准人、用对人,是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用什么标准选人、选什么样的人,体现导向,关乎风气。

省委坚持“20字”好干部标准,突出实绩导向,大力选拔重用善谋划、重实干、肯担当、出实效的干部。在去年的省辖市领导班子换届中,共提拔使用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优秀的干部114人。

政治标准,是选人用人的第一标准。我省制定落实政治素质考察办法,探索建立重要岗位、关键岗位干部政治素质档案,建立政治表现负面清单,加强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组织政治素质民主测评,开展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专项整治,坚决把政治上有问题的挡在门外、清除出去。

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2015年,我省出台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坚决调整不作为慢作为、不敢负责、不敢碰硬的干部,形成调整一个、教育一片、警示一批的效应。

选上来,派下去。我省大力实施年轻干部“789”培养工程和“4411”培养措施,推进干部跨地区跨部门跨系统交流,在多岗历练、鲜活实践中锤炼过硬素质本领。

树牢“一盘棋”理念,深化“一体化”建设。我省积极与长三角其他省市开展经常性交流,互派干部挂职锻炼,2021年共与沪苏浙互派挂职干部38名;创新实施赴沪苏浙跟班学习“千人选派计划”,去年共选派1475名干部跟班学习,今年上半年已派出人员433名,让干部人才走出去,把先进经验学回来。

为干事者撑腰,替担当者担当。我省相继出台容错免责、正名澄清办法,激励广大干部在新时代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形成激浊扬清、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大战大考,是检验干部党性和作风的“试金石”。近年来,在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全省17万个党组织、378万名党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防汛救灾、抗旱保苗任务中,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充分彰显了先锋本色,涌现出李夏、施咏康、陈陆、甘磊等一批先进典型。

 记者 黄永礼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