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山市祁门县安凌镇党委以提升村级组织力建设、招引人才返乡到村助力乡村振兴为工作抓手,多渠道、立体化吸引人才返乡创业,发挥乡土人才优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精准摸排,建立健全乡土人才库。镇党委年初对本镇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和本土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村医村教、本镇在外退休公职人员等人员中,符合村干部任职条件的人员进行全面摸底,以乡镇为单位更新完善乡土人才数据库,做到“一村一册”、“一人一档”,由乡镇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分类建档,动态管理,真正将政治素质强、有专业技术、能致富带富、愿意返乡支持家乡建设的人才筛选出来,目前纳入全镇乡土人才库人员24名。
健全机制,保障乡土人才发挥作用。加强本土人才建设,加大优秀人才引进,以组织化方式鼓励激励乡土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健全镇村干部结对联系优秀人才制度,镇村党组织通过邀请列席党委会、村“两委”会议、上门走访等形式开展人才走亲联络机制,明确1名党员联系1名乡土人才,做到联系紧、信息通;镇党委政府负责人利用春节返乡时机以座谈会、入户走访等形式进行联系,加大交流,互换意见。同时,把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与后备干部培养相结合,将12名乡土人才纳入全镇村级后备干部库,通过帮扶指导、工作分配等方式,真正激发乡土人才干事创业激情。
搭台用才,带动乡土人才促发展。为乡土人才提供政策支持,鼓励引导乡土人才发挥自身特长,推行“乡土人才+合作社+农户”等模式,以产业基地为载体,采取现场观摩示范指导、居家就业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如张建龙通过组织引导成功当选芦荔村党组织书记、主任,凭借以往种粮经验、敏锐市场洞察力和“种粮致富”梦,芦荔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成立祁门县芦里水稻专业合作社,以“党建+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的运转模式,流转400余亩土地种植水稻,打造“芦荔清水田”品牌大米,同时延长粮食主导产业链,镇党委先后通过项目支持配套建立烘干房、仓储中心、包装车间等,吸引周边区域来村交流学习观摩达500人次,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2万元。星联村焦瑞刚在外务工发现茶花种植商机,主动返乡创办茶花盆景合作社,培育50亩茶花种植基地,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带动周边贫困户增收,实现小茶花开出致富花。(汪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