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皖美·安徽 > 正文

黄山: 徽州古法工艺在当代的匠心传承

2021-05-19 10:51:01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田双   

甘而可展示自己制作的犀皮漆器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记者 唐朝)“山上山下联动、城市乡村并进、文化旅游融合、多极多点支撑。”今年以来,黄山市不断丰富文旅新业态和产品供给,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文化旅游的重点内容之一,徽州古法工艺在当代的传承正如同一幅画卷一般展现在人们面前。

徽州墨模雕刻技艺是古徽州传统的民间工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墨制作技艺中一项重要的工艺技艺,是著名的古徽州四大雕刻技艺之一,它起始于唐代、发展于宋代、成熟于明代、鼎盛于清代。

位于黄山市屯溪区的胡开文墨厂自1765年创牌以来,已有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目前,厂内拥有明清以来历代名家创作雕刻的珍贵墨模7800余幅,是一批存世稀有而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徽墨制作工艺复杂,要经过练烟、制胶、和料、杵捣、压模、晾墨等工序,每一步都包含了制墨人的辛劳与汗水。

“胡开文制墨,集各家之长,既坚持按易水法制,又有所创新,既重经济效益,更重质量。”胡开文墨厂厂长、省级非遗传承人程国胜向记者说道,1910年胡开文墨获南洋劝业会优等奖章,1915年所制之地球墨则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展出并获金质奖章。“‘胡开文’三个字历经风风雨雨,终于打造成制墨史上的一块金字招牌。”程国胜说。

徽州漆器早期主要产于安徽省歙县、岩寺等地,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中,“犀皮漆” 因为其花纹与犀牛肚脐和桦树皮天然斑驳的纹理相似而得名。

“犀皮漆在漆器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存世佳品极其有限,技艺复杂,变幻无穷,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只可心领不能手传,制约了它的延续和发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州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甘而可说道。

1959年,屯溪工艺厂数位老漆工曾赴北京为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制作漆画屏风《百子图》。1978年,徽州漆器工人又研究复制出久已失传的漆砂砚。徽州生产的菠萝漆砂砚、彩石镶嵌屏风等先后获得国家轻工业部“百花奖”。

“一件漆器,经过裱布、打磨、髹饰等多道繁杂工序,至少需要耗费一年的功夫才能最终完成。”甘而可表示,从设计、制胎骨、上漆、裱布、做漆灰、成型,到外部装饰、打磨抛光,以及最后的细节处理,通常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2011年,甘而可的作品《红金斑犀皮漆大圆盒》被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2016年,他制作的《绿金斑犀皮漆天球瓶》和《唐式鹿角砂八棱净瓶》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