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情背景:债务纠纷酿冲突
2025年7月5日,六郎派出所接到报警,称六郎镇周西周圩村发生纠纷,民警到现场了解到,报警人奚某宝的儿子奚某系债务人,欠债权人叶某75万元债务,此后长期居住外地,断绝与叶某的联系。叶某多次讨要债务无果,情急之下将矛头转向奚父,奚某父亲不堪其扰选择了报警,这一警情通过六郎派出所“日评议”机制被所长崔启明敏锐捕捉。
所长第一时间意识到,若不及时介入,单纯的债务纠纷可能升级为治安案件甚至刑事案件。于是所长主动联系叶某,释法明理的同时耐心倾听乙的难处,用共情化解其对抗情绪。但75万债务像是压在叶某身上的一座大山,巨大的经济压力让他逐渐产生“剑走偏锋”的想法,矛盾化解陷入僵局。
二、矛盾升级:冲动行为致破局
2025年8月19日,叶某再次上门寻找奚某,发现家中无人,积压的焦虑与愤怒彻底爆发,将奚父家中窗户玻璃砸碎,门锁踹坏,并扬言要去到奚某所在地找他还钱。这一情况被六郎派出所及时发现。案件发生后,派出所没有简单以“故意毁坏财物”立案处罚,而是将其作为化解债务纠纷的“突破口”--一方面安抚奚父情绪,向其解释叶某的行为源于债务压力,并非恶意针对;另一方面严肃指出叶某的违法行为。经过所领导多次上门沟通,奚父最终理解了叶某的处境,自愿出具谅解书,避免了叶某因一时冲动承担更严重的法律后果。为避免发生更大的矛盾冲突,派出所及时将此情况通报给党委政府,同时也提醒奚父一家做好自我保护措施,奚父一家也听从了派出所的建议,暂时搬到亲戚家居住。至此,叶某彻底放下戒备,对派出所产生信任,为后续化解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多元化解:司法援助解难题
派出所主动将矛盾纠纷情况推送给叶某的户籍地派出所以及居住地派出所,包括当地街道以及党工委,希望各部门齐心协力做好矛盾化解工作。为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派出所主动对接司法部门,为经济困难的叶某申请免费法律援助,引导其通过民事诉讼途径向奚某追讨债务。整个过程中,所长崔启明始终跟进案件进展,先后与叶某通话20余次,从感化劝解到释法明理,从分析诉讼流程到安抚等待的情绪,每一个细节都细致入微。
四、案结情暖:中秋致谢显担当
中秋佳节之际,叶某给崔所长发来一条短信:“谢谢你,我的无知给你添了很多麻烦,不知道怎么去感谢你,祝你中秋节快乐!”字里行间满是感谢。10月10日,叶某专程制作了一面写有“为民排忧解难,办案尽心尽责”的锦旗送到派出所,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谢意。

这起纠纷的圆满化解,核心始于“日评议”机制的精准识别。它如同基层治理的“预警雷达”,让看似普通的报警需求被及时关注,避免了矛盾从“小隐患”演变为“大冲突”;更通过机制化的复盘与响应,推动派出所从“被动接警”转向“主动化解”,用靶向式服务打通了矛盾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真正践行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基层治理要求。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