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美好江淮 > 综合新闻 > 正文

移风易俗破陈规 文明新风暖乡野

2025-09-12 14:15:17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陈敏  审核:张弘

“以前娶媳妇,光彩礼就得十几万,还得摆几十桌宴席,家里差点被掏空。现在好了,我儿子上个月结婚,女方不要彩礼,办的家庭婚礼,省钱又省心!”李园新村的张大爷高兴地说着自家的喜事,言语间满是对移风易俗政策的认可。自今年初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以来,李庄镇以“破陋习、树新风”为目标,通过“政策引导、典型带动、群众参与”三措并举,让文明新风在乡野间落地生根,切实减轻了群众负担,赢得了全乡百姓的广泛好评。​

精准施策,让移风易俗“有抓手”。李庄镇党委、政府从制度层面发力,联合民政、妇联等多部门,成立了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彩礼上限、宴席标准等具体要求。同时,发挥村规民约的约束作用,各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抵制天价彩礼、婚事新办等内容纳入其中,并成立红白理事会,由德高望重的村民担任理事,全程参与婚丧嫁娶事宜的指导和监督。为确保政策落地,镇里还组建了“移风易俗工作专班”,由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成员组成,分片包户开展宣传引导。专班成员通过“干群夜话”“板凳会”等接地气的方式,向村民讲解铺张浪费的危害、文明新风的好处,累计开展宣传活动80余场,覆盖群众3000余人次。

典型带动,让文明新风 “有榜样”。“以前觉得办丧事就得风风光光,不然会被人说不孝。直到村里的老党员王大爷带头简办丧事,我们才明白,真正的孝是生前尽孝,不是死后铺张。”说起移风易俗的变化,朱店社区的刘大姐感慨道。王大爷家的案例,成为李庄镇乡移风易俗的 “活教材”。镇里及时总结推广这一典型,通过村广播、微信群、宣传栏等渠道,宣传其“厚养薄葬”的做法;同时开展“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庭院”评选活动,宣传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引导村民转变观念。通过 “身边人讲身边事”,让更多村民主动向文明新风看齐。如今,在李庄镇“少彩礼、简办事、重感情”已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共识,婚事新办、喜事简办的文明新风蔚然成风。​

群众受益,让文明乡风“扎下根”。移风易俗的成效,最终体现在群众的“获得感”上。“以前最怕人情往来,一年下来光随礼就得好几千。现在大家都不攀比了,礼金少了,情谊反而更真了。”李庄镇镇东村村民齐红超说,如今村里过节不再搞“天价年夜饭”,而是组织广场舞比赛、书画展览、亲子游戏等文体活动,既热闹又节俭,邻里关系也更融洽了。不仅如此,移风易俗还带动了乡村治理的提升。随着封建迷信、铺张浪费等不良行为的减少,村里的矛盾纠纷少了,村民参与公益事业的积极性高了。今年上半年,全乡村民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义务植树、关爱留守儿童等公益活动达500余人次,形成了“人人讲文明、户户树新风”的良好氛围。(李扬华)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