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美好江淮 > 综合新闻 > 正文

基层减负重在“角色”归位

2025-08-15 13:57:19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陈敏  审核:张弘

广西桂林平乐县材料抄袭事件的发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深刻揭示了基层减负工作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当“复制粘贴”成为应对繁重材料任务的无奈选择,这不仅是工作作风层面的失范,更是形式主义顽疾对基层治理生态的严重侵蚀。近期,中央及地方出台的一系列基层减负新规,直指“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为基层松绑赋能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然而,新规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其成效的关键在于基层干部能否实现角色转变——从被动承接任务的“材料二传手”,转变为主动作为的“政策执行者”和“实干担当者”。

新规非“免责盾牌”,落实贵在基层的主动“解码”与积极“破题”。政策条文不会自动转化为基层的轻装上阵。正如平乐事件所警示,若基层干部对新规精神领会不深、运用不活,甚至存在“等靠要”思想,或将新规简单视为应对上级检查的“挡箭牌”,而非改进工作效能的“方法论”,那么“复制粘贴”的痼疾仍可能复发。

因此,作为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必须主动学深悟透新规精神,深刻理解减负的核心要义在于“腾出精力抓落实、干实事”,而非“降低标准不作为”。落实新规,基层干部应着力强化“角色”担当,防止角色错位。

基层干部要当好新规的“坚定执行者”与“刚性把关人”,善用新规赋予的“规范权”和“反馈权”。面对上级部门部署的任务,勇于依据新规精神进行审视和反馈。对于明显违背减负要求、超出清单范围、过度强调“留痕”的报表、检查及材料报送要求,应依据新规条款,主动、理性地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阐明依据,争取理解与支持,避免被动承受、应付了事。同时,自身亦需以身作则,坚决杜绝向下“加码”行为,避免成为新的负担源。

基层干部要当好数据的“高效整合者”与“技术应用者”,主动提升技术应用能力,以数字化手段破除形式主义桎梏。基层干部应主动适应数字化转型趋势,积极学习并推动本地信息系统的整合与应用。例如,熟练掌握并推广使用“一表通”等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数据“一次采集、多方共享”,坚决杜绝同一数据多头报送、重复填报的现象。要善于利用现有数据资源进行有效分析,生成高质量的工作报告,将节省下来的“造材料”时间,更多地用于分析研判问题、服务人民群众。

基层干部要当好实绩的“忠实记录者”与“群众贴心人”,回归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基层干部要将新规实施后节省的时间和精力,切实投入到深入基层一线中去。要增加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的频率,掌握真实民情民意;要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积累扎实的工作案例。在工作记录方式上,要注重实效、力戒虚功,用真实的群众反馈替代华而不实的“包装材料”。在迎接上级考核评价时,要勇于并善于用“群众满意度”和“实际工作成效”来展现工作成果,主动汇报减负后聚焦主责主业的进展,积极推动考核评价体系向“重实绩、重实效”转变。让实实在在的“干成事”成为最有说服力的答卷。

基层减负新规的落地生根,终究要回归“角色”二字的本质。这种角色的精准归位,不是对责任的弱化,而是对担当的重塑--从“材料好看”的虚功转向“群众叫好”的实效,从“层层加码”的惯性转向“上下协同”的合力。唯有每个基层干部都成为自身角色的清醒认知者、坚定践行者,才能让“材料二传手”的错位成为历史,让“实干主力军”的本色愈发鲜明,最终在角色归位中实现基层治理的提质增效,让减负新规真正成为滋养担当精神的养分,结出为民造福的硕果。(姚月)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