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美好江淮 > 综合新闻 > 正文

茶香里的金寨:红土地上的绿意新生

2025-06-28 23:31:35 来源:   编辑:陈敏  审核:张弘

晨曦初露,大别山腹地的西茶谷已苏醒。薄雾缭绕的3180亩茶园如碧波起伏,蜿蜒的亲水栈道旁,三两游客正举着相机捕捉采茶人的灵巧指尖。2025年至今,这座国家4A级茶谷公园已迎客12万人次,村集体增收10万元——而这只是金寨县文旅融合交响曲中的一个跃动音符。

(六安茶谷主题公园)

一片叶子里的乾坤:从茶园到茶杯的华丽转身

一座名为“一叶栖谷”的咖啡小屋,在西茶谷的入口处散着咖啡与茶香。主理人李宗炎正将现萃的六安瓜片倒入奶泡:“‘瓜片拿铁’是推出的创新茶咖,让山野的鲜爽遇上都市的潮流。”自2025年4月开门迎客,这个以金寨茶叶为灵魂的时尚空间,已售出千余杯创意茶饮,在这里,茶不再是简单的农产品,更成为连接城市与山野的文化媒介。

(“一叶栖谷”咖啡小屋)

山脚下,金寨五百里茶谷的现代化厂房里,六安瓜片在智能生产线完成最后一道烘焙。“我们让传统工艺与现代标准对话。”负责人李宗辉说道。以 10 亩土地为基础,建成 3000 平方米现代化标准茶叶生产加工厂,这家省级龙头企业如今已构建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紧密链条,带动着万亩茶园的生机勃勃。2025年,仅名优茶产量便逾四万斤,茶香沿着其遍布省内外的十余家店铺编织的脉络,飘向更远的远方。

红绿辉映处:山水间的激情与乡愁

向北驱车一小时,花石乡大湾村的白墙黛瓦在绿海中格外醒目。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座谈桌,如今成为红色研学热门打卡点。“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红绿结合”的发展理念,让村庄焕发新生。在不远处的峡谷中,大湾漂流皮筏竞逐,游客的尖叫声与激流声交响。

(燕子河大峡谷)

探险者的目光,则被双峰寨云端的风所牵引。华东落差最大的滑翔伞基地刚完成升级,“起飞就能俯瞰整个大别山,520米的飞行落差,4个不同飞向选择的起飞场,这种体验一定让你永生难忘。”金寨大别山航空飞行营地总经理林兴隆说到。

(金寨大别山航空飞行营地)

而在50公里外的燕子河大峡谷,九天仙瀑轰鸣着坠入218米深的天坑,全场2100米的玻璃水滑道,乘坐橡皮艇顺流而下,连续穿越2处四圈大回环,九曲连环的极致快感与两岸掠过的碧波翠嶂交织,成就一场独一无二的峡谷穿梭狂欢。

(玻璃水滑道)

带得走的金寨:舌尖记忆与匠心传承

暮色中的南溪镇,“夏清·沧海桑田”民宿亮起暖黄灯火。由10户农房改造的24间客房里,丝绸抱枕的柔滑触感,桑蚕研学手册里的图文,都在低语着立夏节起义的峥嵘岁月。“我们将闲置及破损的民房进行修缮整合,打造成精品民宿,修旧如旧,焕新的不仅是老屋的筋骨,更是那份沉淀在砖瓦里的乡愁。”民宿主理人郭鹏说。

(“夏清·沧海桑田”民宿)

这份匠心,也被精心封装进“我把金寨带回家”的伴手礼中。县乡村振兴馆的展架上,六安瓜片与灵芝孢子粉比邻而居。“去年销售额300万元,苏州分店刚开业。”品牌运营蔡总展示着统一设计的礼盒。88家酒店铺货的1500件商品背后,是22家本地企业的协同共赢。

当炊烟升起,面冲村的农家院里,吊锅在火塘上咕嘟作响。腊肉、山笋、豆腐在铁锅中交融,游客围着举杯畅饮。而在十里外的麦吉有田民宿,厨房正准备“金寨十大碗”——这曾是喜宴专属的隆重礼仪,如今成为游客品味山乡情谊的载体。

夕阳为西茶谷镀上金边,采茶人身影渐次隐入炊烟。从茶苗破土到茶杯生香,从激流勇进到云端翱翔,金寨用一片叶子、一湾碧水、一抹红色,在青山绿水间写下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当最后一缕天光掠过五百里茶谷的观景亭,山路上依然车流不息——这片红土地孕育的文旅交响,旋律正酣,意韵悠长。

(市场星报:张婷)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