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美好江淮 > 综合新闻 > 正文

泾县昌桥乡:“内外兼修”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2025-04-07 09:02:43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陈敏  审核:张弘

近年来,泾县昌桥乡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内外兼修,全方位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塑形”建设宜居乡村。为持续改善和提升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昌桥乡始终秉持“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发展理念,紧密结合各村资源禀赋和实际情况,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点。通过创新实施“党建+群众”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广大村民踊跃参与环境整治。

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昌桥乡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一方面对全乡道路、河流及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清理整治,确保不留死角;另一方面注重完善基础设施,先后完成农村改厕1500余户,新建休闲广场8处,硬化村组道路10公里。同时,结合各村特色实施微改造、精提升,保留乡村肌理,留住乡愁记忆。

“赋能”建设宜业乡村。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宜居宜业,方得和美。

昌桥乡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通过培育“泉水福香米”、“泉水稻田鸭”、“童疃瓜蒌子”等特色农产品,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昌桥乡泉水村采用有机肥料和生态防控,使“泉水福香米”年产量达300余斤,带动周边农户增收,成为当地农业的一张“金色名片”。在稻米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还创新推出“稻鸭共生”生态种养模式。全村推广种养结合面积超500亩,年出栏优质稻田鸭1万余只。

而童疃村则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大力发展瓜蒌子特色种植产业。在统一技术指导的支持下,全村瓜蒌子种植规模已扩大至200余亩。同时,该产业不仅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还帮助11户脱贫人口实现了稳定增收,让“小瓜子”成为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铸魂”,建设和美乡村。乡村建设,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培育文明乡风,厚植乡村文化自信,是建设和美乡村的有力保障。

昌桥乡以培育文明乡风为抓手,充分发挥各级好人、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建设和美乡村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昌桥乡深入挖掘本土道德资源,累计评选出“昌桥好人”56名。

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昌桥乡利用各村闲置房屋、农家乐等资源建设新风堂,打造移风易俗文化长廊,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让人人成为文明实践参与者。截至目前,新风堂建设已实现全覆盖,共承办红喜事100余次、白喜事40余次,总计为老百姓节约50余万元。同时创新举办农民夜校,聚焦理论政策宣讲和服务乡村振兴等内容,帮助群众了解党的创新理论、国家惠民政策,提升农业技能,激发内生动力,助力群众共富、乡村振兴。(徐敏捷、顾巧云)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