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国市天湖街道枫河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聚焦重点群体关爱帮扶,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度摸排、主动回应、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为乡村振兴凝聚党群合力、注入强劲动力。
党建引领,凝聚帮扶“向心力”。村党支部始终把关爱帮扶重点群体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建立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联村干部+村干部+村民组长+党员”四级网格包保服务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明确和落实包保人网格管理服务责任,形成“支部牵头、党员带头、村民组长参与、群众互助”的帮扶工作机制。年终对村干部、党员、村民组长考核评优时,将网格责任落实情况作为重要因素。每季度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网格管理和帮扶工作,半年度对网格员进行考核,重点了解网格员对低保、五保、残疾、突发严重困难户等重点群体家庭情况的熟知度及各项帮扶措施是否落到实处。
党员带头,织密帮扶“暖心网”。夯实网格化管理体系末梢,建立落实党员“红色小网格”服务包保制度,每名党员联系服务4-5户群众,并及时将群众心声传递给党组织;实行党员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定期上门走访,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协助村级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在经济上和精神上给予力所能及的关怀,成为困难群众的“贴心人”。村里40岁的谭某原为三级精神障碍,家庭困难,党员关爱帮扶小组持续两年每周入户走访,督促其服药、询问生活状况,为其疏解心情,鼓励他积极面对生活,最终谭某病情降为二级,并在村党组织的帮助下找到工作,摆脱困境。
产业带动,拓宽增收“致富路”。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产业”模式,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带动重点群体增收致富。村党支部依托主导和特色产业,力促党员种养殖大户成立了玖股农业合作社,发展水稻、土鸡、小龙虾养殖。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鼓励困难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结合农民夜校鼓励合作社带头人为困难群众提供技术培训和就业岗位,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实现稳定增收。近年来,青年党员马明凯等几名青年将纸箱加工厂从上海迁回本地、高健等同志开办的中鼎外协加工点、蔡园园同志的钣金厂等,均为群众提供了创业就业机会。
政策兜底,筑牢民生“保障线”。为切实保障重点群体的基本生活,枫河村党支部积极争取组织、民政、残联、妇联、移民服务中心等各部门政策与帮扶,落实各项惠民举措,为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办理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补贴等保障,为突发困难的家庭积极争取救助,织密民生保障网。村党支部通过党员捐款、爱心人士捐赠等方式筹资筹物,为监测户、独居老人、特困分散供养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送去关爱,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2024年为9名医疗自费支出较大的村民申请了民政临时救助,多途径开展困难党员群众救助慰问,全年共计覆盖70余人次,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就在身边”。(杨星)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