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A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调,截至收盘,沪指跌0.40%,收报3931.05点;深证成指跌0.76%,收报12980.82点;创业板指跌1.12%,收报3042.34点。沪深两市成交额17082亿元,较周三小幅缩量177亿元。个股方面,上涨股票数量超过1400只,近50只股涨停。
刚刚迎来止跌反弹的A股市场,周四再度陷入疲软态势。早盘一度高开上行,市场情绪有所回暖,投资者对持续反弹抱有一定期待。然而午后行情急转直下,三大指数集体走弱,涨幅尽数回吐,最终全线收跌。这种高开低走的走势令不少投资者感到困惑,明明市场环境看似改善,短期还迎来诸多提振,为何股指却难以维持强势?
周四市场走弱的核心原因,或在于部分短期资金选择借利好出局。特别是近期波动较大的AI等科技板块,成为资金撤离的重灾区。在市场信心尚未完全恢复的背景下,任何反弹都容易引发套牢盘和短线获利盘的抛压。虽然英伟达第三财季营收同比激增62%,达到570亿美元,净利润大涨65%至319亿美元,数据中心业务营收更是猛增66%至512.2亿美元。但这份超预期的成绩单背后,或引发了资金的集体出逃,尤其是近期本身处于分化的AI等科技板块。这一现象背后的逻辑在于:当利好已经人尽皆知时,它往往已经充分反映在股价中,反而成为高位出货的良机。反映出投资者心态仍然谨慎,做多意愿不足。与此同时,市场资金也在积极调仓换股,从高估值、高波动品种向确定性更强的板块转移。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将迎来另一个关键节点。美国9月非农报告将公布,这道“坎”或许让不少资金选择提前观望。作为影响美联储政策走向的重要数据,9月非农报告的表现将直接左右市场对12月及明年降息的预期。若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进一步降温,可能通过资金与情绪双渠道影响A股。
技术面上看,市场延续震荡调整,其中创业板指更是在一度涨超1.5%的情况下一路震荡下行,最终以超1%的跌幅报收。不仅有效跌破了11月5日低点3068的同时,也小幅击穿60日均线。若短线仍无法迎来强力修复的话,中期趋势或将逐步转入空头。而即使是相对较强的沪指,依旧受到5日线的压制,后续同样面临回踩60日均线的局面。故对于后市而言,在放量站上5日均线之前,短线弱势整理结构或仍将延续,应对上保持谨慎为宜。
尽管面对短期调整与多方压力,但我们认为指数短期调整已近尾声,中期向好逻辑未变,年底仍有创新高基础。操作上建议保持耐心与定力,采取逢低布局、结构博弈策略。
杨晓春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