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周一涨跌不一,沪指再度收复4000点整数关口。截至收盘,沪指涨0.53%,收报4018.60点;深证成指涨0.18%,收报13427.61点;创业板指跌0.92%,收报3178.83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21745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1754亿元。个股方面,上涨股票数量超过3300只,近百股涨停。
A股市场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分化,沪深两市高开后走势各异。在科技股集体回调的影响下,深成指与创业板指表现疲软,而沪指则在大消费板块及部分滞涨龙头股的带动下震荡走强,重新站上4000点整数关口。这一市场表现背后,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外部环境看,海外市场的积极变化为A股提供了有利氛围。美国国会参议院已就结束联邦政府“停摆”达成一致,这一进展显著缓解了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受此消息提振,亚太市场全线回升,日韩股市早盘集体走强,这种乐观情绪也传导至A股市场。
国内政策与基本面的双重利好则是大消费板块爆发的核心驱动力。政策层面上,财政部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提出将继续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对重点领域的个人消费贷款和相关行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这一政策将直接激发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潜力。基本面上,10月份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0.2%,特别是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连续第6个月扩大,这些数据表明国内消费需求正在稳步复苏。
同时,市场内部的结构性调整需求也促成了风格转换。近期市场成交整体回落,科技股在经过前期大幅上涨后出现高位分化,资金开始寻找新的投资方向。部分处于低位、估值合理的消费板块及滞涨品种自然成为资金关注的对象,这种“高低切换”的轮动态势体现了市场资金优化配置的内在需求。
目前来看,沪指依旧维持着沿5日线震荡上行,短线或仍存冲高动能。而创业板指则相对较弱,不过在盘中回踩20日均线后,还是获得了一定的买盘支撑,震荡向上的中期结构也尚未遭到完全破坏。目前创业板指面临着重要的点位,若无法快速向上修复的话,短期延续调整的概率仍相对较大。
对投资者而言,当前市场既充满机会也蕴含风险。建议把握政策导向与基本面改善共振的主线,重点关注养老、托育、消费升级等政策支持力度较大的细分领域,以及估值处于低位、业绩具备修复潜力的消费龙头。杨晓春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