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主要指数周三集体上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70%,收报4016.33点,这也是时隔十年之后,沪指收盘正式收复4000点整数关口;深证成指涨1.95%,收报13691.38点;创业板指涨2.93%,收报3324.27点;北证50指数涨8.41%,收报1573.71点。沪深京三市成交额接近2.3万亿元,较周二放量逾千亿元。个股方面,上涨股票数量超过2600只,逾60只股票涨停。
4000点的突破不仅是市场的重要里程碑,更标志着当前市场的驱动逻辑与结构已较十年前发生深刻变化。与2015年冲击4000点时相比,如今的行情不再依赖单纯的资金推动,而是转向政策与产业基本面的共振,无论是市场深度、抗风险能力还是投资主线,都呈现出全新的特征,把握这些核心动态,已成为当前投资决策的关键。
一方面,从当前市场的主要投资主线来看,科技成长领域无疑是核心方向之一,具体涵盖AI算力、半导体、机器人等细分赛道。这一主线的核心逻辑在于“十五五”规划明确强调科技自立,为相关产业提供了顶层政策扶持,同时三季报数据显示这些领域业绩亮眼,从概念炒作真正转向业绩验证,成为多家机构共识度最高的投资方向。与此同时,高股息防御板块也占据重要地位,银行、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行业凭借高于债券的股息率和稳定的业绩,成为保险等长期资金的压舱石,在市场震荡时能提供可靠的安全边际。此外,顺周期板块如有色金属、化工、钢铁也值得关注,反内卷政策推动这些行业格局优化,盈利能力逐步回升,为市场提供了弹性补充。
另一方面,本轮行情的核心驱动力转变,是理解当前市场的关键。2015年的4000点更多依赖短期情绪与资金堆砌,而如今的行情背后,是“十五五”规划对科技创新的系统性布局,为科技成长赛道奠定了政策基础;同时,央行通过重启国债买卖等操作维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为市场提供了资金支撑;加之中美经贸关系的阶段性缓和,为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三者共同形成政策、资金与外部环境的共振,而非短期情绪驱动的脉冲式行情。
中原证券分析师张刚表示,“当前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数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6.37倍、50.29倍,处于近三年中位数平均水平上方,适合中长期布局。叠加当前A股市场面临多重利好因素的共振,显著提振了市场风险偏好,A股慢涨行情有望延续。”
操作上,张刚建议投资者均衡配置,在科技成长与红利价值之间寻求平衡,兼顾进攻与防御。操作上,忌追高,不杀跌,调结构,逢高减持年内涨幅较高股,逢低关注有补涨要求股。
杨晓春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