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市场稳步上涨。上周五盘中沪指不仅再次刷新年内高点,同时也创下了近十年来新高,沪指收于3950.31点,周涨2.88%;深成指收于13289.18点,周涨4.73%;创业板指收于3171.57点,周涨8.05%。
成交量方面,两市上周成交额88974.74亿元,日均成交金额为17794.95亿元。成交股数较前一周下降约13.88%,成交额较前一周下降约18.17%。个股涨多跌少,上周共有4446只个股上涨,955只个股下跌,39只个股平盘。
上周三、周四市场成交极度萎缩之下,上周五跳空上行,市场短期情绪逐步回升,具体看,上周五沪深两市高开高走,科技股全线拉升与军工板块发力带动双创指数上行,证券板块异动更助推沪指突破十年新高。值得关注的是,在上周四极致缩量后,上周五成交大幅放量3000亿元逼近2万亿元,短期情绪显著回升,但量能较8月峰值3.17万亿元仍萎缩约三分之一之多,与新高形成明显背离,这成为制约指数持续上行的关键变量。
从沪指表现来看,短期突破十年新高并非偶然。一方面,在经历了强势震荡之后,随着市场成交的极度萎缩,短期观望和惜售明显之下,而市场情绪回暖之下,带来提振;另一方面,中美会谈时间和地点确立下,市场担忧有所放缓;此外,国内重要会议公报落地,政策预期提升。整体看,在情绪回暖的推动下,指数仍有上冲空间,但若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性大涨,仍需等待增量政策的进一步刺激。就像一辆已经启动的列车,惯性会推动它继续前行,但要想加速奔驰,还需要更多的燃料。
与沪指的强势相比,创业板的反弹则显得更加微妙。科技股全线拉升,军工板块后来居上,双创指数表现亮眼,这背后既有情绪面的修复,也有政策面的提振。但从技术面分析,创业板目前仍处于阶段调整中的反弹周期,其持续性有待观察。一轮像样的反弹需要经历时间和空间的充分换手,目前来看,市场仍在寻找真正的方向。是就此形成双底反转,还是反弹后再度回落,仍需进一步观望关键阻力位的突破情况。
拉长视角,9月初算力板块因交易过热见顶后,市场进入牛市整理期,资金高切低、指数横盘震荡、板块缩量轮动成为常态。这是市场在消化获利盘与等待新主线间的平衡:中美关系短期缓和但长期博弈未改,关键会议前资金趋谨慎,导致行情放缓。但牛市底层逻辑未松动:经济转型升级下,AI、高端制造等新质生产力领域盈利预期上调;截至8月底,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 21.4万亿元,市场压舱石稳固,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展望后市,新高后仍有新高是大概率事件,但增量政策落地与多方扰动缓和前,反复震荡仍是主旋律。投资者需做好心理准备,既要坚定信心,也要为波动预留缓冲空间。操作上,逢低可布局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政策支持、景气度向上的行业龙头;阶段参与市场轮动机会时需控制仓位,尤其要避免盲目追高。历史证明,牛市震荡调整期,耐心等待比频繁操作更易获超额收益。
杨晓春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