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周四集体回调,截至收盘,沪指跌1.25%,收报3765.88点;深证成指跌2.83%,收报12118.70点;创业板指跌4.25%,收报2776.25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25443亿元,较周三放量1802亿元。市场已经连续三个交易日收阴,累计下跌百点。进入9月,市场波动幅度明显加大,在8月持续上行后出现急跌。这是牛市终结的开始,还是上升途中的正常回调?
近期,市场调整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高位热门板块如CPO、AI应用等遭遇大幅回调,而部分低估值板块则显示出抗跌性。这种分化恰恰反映了资金在板块间的有序轮动,而非全面性的恐慌出逃。从历史数据看,牛市中的调整往往表现为前期涨幅过大板块的技术性回调,同时资金开始寻找新的价值洼地。融资余额变化与指数波动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近期两市融资余额持续增长,即使在大盘调整期间仍保持相对稳定,说明杠杆资金对市场中长期趋势仍然看好。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短期出现调整,但政策面、资金面和基本面三大支柱依然稳固,支撑牛市的核心逻辑依然未变。
尽管牛市核心逻辑未变,但短期市场的调整或还未到尾声:回顾A股历史上前几轮典型牛市,途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调整。比如2006-2007年牛市中,沪指最大调整幅度达到13.7%,调整时间持续41个交易日;2014-2015年牛市中,最大调整幅度为10.6%,调整时间为29个交易日。目前沪指调整近一周多,调整幅度不足4%,按照历史牛市调整的时空粗略参考,调整或并未结束。周四创业板指以一根极具杀伤的长阴K线报收,而沪指在三连阴后已小幅跌破20日线。对于沪指而言今日或面临重要节点,一旦延续调整将8月28日低点3761有效跌破,那么在中期震荡向上结构遭到破坏的情况下,顶部做头的疑虑或随之提升。而科创50指数更是跌超6%,此前领涨的半导体、算力等核心标的均大幅下挫。上述方向此前均累积了较大的获利盘,当资金抱团出现松动时,在恐慌情绪的蔓延出现了集中兑现的情形。对于后市而言,上述科技权重的市场反馈仍较为关键,若能及时获得资金的回流修复,有利于盘面整体的止跌企稳,反之若延续退潮走势的话,对于情绪端的压制或将延续。届时应对上需保持谨慎,耐心等待新一轮转强信号的出现。
杨晓春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