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步入芜湖湾沚区六郎镇周圩村,绿树掩映下的柏油路干净整洁,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枝头,一排排房屋错落有致。门前屋后的小菜园绿意盎然,分类垃圾桶整齐摆放在街头巷尾,村民清扫落叶的身影点缀其间,勾勒出一幅生态宜居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过去我们村环境可没这么好,猪棚鸡圈随处可见,杂物乱堆乱放。经过近两年的人居环境整治,村里大变样了。”谈起村庄的变化,村民唐大爷满脸笑意,“我家表姐前段时间回村,走到村口都不敢认,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村庄太美了,变化太大了。”这样的转变,源于周圩村打出的一套“党建引领、全民参与、长效管护”的环境卫生治理“组合拳”。
党建引领,筑牢整治“主心骨”。周圩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鼓励村民以“门前三包”为基础,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村级常态化事项。聚焦村庄道路、休闲广场、农户房前屋后等区域,党员带头整治、随手捡拾垃圾成为常态。他们利用茶余饭后,将“爱护村庄、人人有责”的理念送入家家户户,形成了“党员带头、群众呼应”的生动局面,为环境整治筑牢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群众参与,汇聚治理“向心力”。环境整治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群众的获得感上。在党员的带动下,村民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主动清扫公共区域,自觉落实垃圾定点投、门前日常清扫。网格员利用村民组微信群,宣传环境卫生知识,引导村民养成文明卫生习惯。“现在村里这么干净,谁都不好意思乱扔垃圾了”,唐大爷的话道出了村民观念的转变。大家不仅管好自家“一亩三分地”,还积极参与公共区域环境治理,推动乡村治理从“政府主导”向“全民共治”的深刻转变,汇聚起共建美丽家园的合力。

长效管护,筑牢宜居“压舱石”。环境整治非一日之功,长效管护才是守住成果的关键。周圩村通过建章立制、推行“网格化管理+门前三包”制度,由村干部、党员担任网格员,督导每一片区域都有人管、每一项责任都落到位。
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周圩村用“党员带头”凝聚力量,以“群众参与”激发活力,靠“长效管护”巩固成效,擦亮了环境治理底色,提升了群众幸福感,为宜居乡村筑牢根基。
(张小丽)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