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脱贫群众增收,近年来,太和县胡总镇紧扣“稳就业、惠民生、强治理”主线,因地制宜开发公益性岗位,让“小岗位”释放“大能量”,走出了一条民生保障与基层治理互促共进的新路径。

多措并举,精准设置公益岗位。“群众缺什么岗就设什么岗,村民会什么就干什么。”这是胡总镇开发公益岗位的核心原则。胡总镇通过全面摸排乡村治理缺口,围绕生态保护、防返贫监测、环境整治等重点需求,科学开发环卫保洁员、水利管护员、道路维护员、安全巡护员、光伏电站管理员、秸秆禁烧看护员等公益岗位,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目前,全镇80个公益性岗位已全部安置到位,实现“群众有岗位、治理有力量”的双重目标。
规范程序,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在人员选拔上,严格执行“个人申请—村级初审—镇级审核—公示公开”程序,优先录用脱贫户、监测户等困难群体,既有效解决重点人群“就业难”问题,又为基层治理充实力量。同时,结合村民技能特长进行差异化配置,让擅长沟通的群众承担政策宣传工作,让具备专业技能的人员负责专项服务,实现“人岗相适”的最优配置效果。
深耕实践,彰显公益岗位价值。从环境整治到安全守护,公益岗位人员正成为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在环境治理领域,公益岗位人员组建专项工作队伍,通过“分片包干”模式开展道路清扫、沟渠疏通、垃圾清运等工作,显著提升村民主动参与环境维护的积极性,带动垃圾分类知晓率与执行率大幅提高。
在绿色发展领域,光伏公益岗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运维人员每天定时巡查光伏电站,仔细检查组件运行状态、清理板面积尘、排查线路隐患,确保电站年发电量稳定,为村集体增收提供保障。
公益岗位的价值,更体现在民生改善与能力提升的双重成效上。经济增收方面,岗位人员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稳定获得劳务报酬,有效改善家庭生活条件;精神层面,通过参与乡村建设,岗位人员获得成就感与归属感,进一步激发投身基层服务的热情。
以岗位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下一步,胡总镇将继续优化公益岗位开发管理工作,结合乡村产业发展和基层治理需求,动态调整岗位类型,帮助岗位人员提升技能,拓宽就业渠道,保障岗位长期稳定运行,让公益岗位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力量。
(朱祎如)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