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六安市金安区淠东乡淠东司法所组织辖区6名社区矫正对象和村委会志愿者组成志愿者服务队,带着新鲜西瓜和清洁工具,来到5月13日因突发精神障碍住院治疗于7月1日出院的社区矫正对象王某家中,开展了一场以“清扫家园、传递暖意”为主题的特殊公益性活动。大家分工协作清扫庭院、擦拭家具、清除杂草,用实际行动为困境中的同伴改善居住环境,让这份跨越两个月的帮扶关爱延续升温。
王某因犯妨害公务罪被安徽省全椒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社区矫正期限自2024年8月27日至2025年8月26日。王某52岁未婚,与母亲共同生活,腿部肢体残疾,家庭经济困难,母子二人享受三类低保待遇。5月13日,其突发精神障碍并出现情绪失控行为,司法所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机制,联合派出所、村干部等多方力量紧急搜寻,最终安全及时的将其送往医院治疗。于7月1日出院返回家中。此次公益活动,正是司法所针对王某住院后家中缺乏照料、环境杂乱的实际情况,精心组织的帮扶行动。
活动现场,社区矫正对象们化身志愿者挽起袖子迅速投入劳动:有人仔细清扫庭院里的落叶与杂物,有人反复擦拭积满灰尘的桌椅门窗,有人挥动大锹锄头清理房屋周边疯长的杂草,还有人主动整理屋内散乱的物品。汗水浸透衣衫,大家却干劲十足,原本因王某住院和其母亲年老而疏于打理的小院渐渐恢复整洁。休息时,司法所工作者切开带来的西瓜,清甜的汁水不仅驱散了夏日的燥热,更让这场特殊的公益性活动充满了温情——“都是本乡镇接受矫正的,他现在遇到难处,咱们搭把手是应该的”,“今天的西瓜格外的甜”一位社区矫正对象的朴实话语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此次活动是淠东司法所践行社区矫正“监督管理、教育帮扶、社会参与”三大核心的生动体现:
以规范组织强化监督管理
活动前,司法所对参与对象进行集中教育动员,明确纪律要求与安全规范,全程跟踪记录每个人的劳动表现与互动情况。这种“集体活动+动态观察”的模式,既将监督管理融入实践场景,又通过实时沟通掌握矫正对象的思想波动,确保矫正过程不脱节、无死角,实现“管得住、控得牢”的基础目标。
以互助行动深化教育帮扶
针对王某的困难处境,司法所引导矫正对象以“同伴”身份参与帮扶,在清扫家园、传递关怀的过程中,让大家深刻体会“助人者亦自助”的道理。一方面,通过为困境中的同伴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其社会责任感与同理心,推动从“被动接受矫正”到“主动参与改变”的思想转变;另一方面,借助实地劳动与情感互动,帮助矫正对象打破“自我否定”的心理壁垒,重塑对生活的信心,真正实现“教育一人、影响一片”的矫正效果。
以公益实践推动社会参与
此次活动为社区矫正对象搭建了回归社会的“实践桥梁”。大家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公益服务,在改善他人生活环境的同时,真切感受到自身价值被认可的成就感,这种正向反馈有效消除了其对社会的疏离感与畏惧心理。村委会志愿者的参与也让双方增加互相了解助力监管帮扶。同时,活动也向周边群众展现了矫正对象的积极转变,为其后续融入社会营造了更包容的环境,让“社会参与”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可触可感的实际行动。
自王某突发精神障碍事件发生以来,淠东司法所始终坚持“监管不缺位、帮扶不间断、关爱不止步”:从紧急处置时的多方联动,到住院期间的持续探访,到端午节前夕对其独居母亲的慰问,再到出院后走访探望叮嘱按时服药,以及此次组织公益活动改善其居住环境,每一步都体现着社区矫正“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并行”的宗旨。下一步,司法所将继续跟进王某的治疗情况,结合其康复进度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并持续创新“实践+教育”的矫正模式,让更多社区矫正对象在温情帮扶中重拾人生方向,顺利回归社会大家庭。
(高明)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