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歙县许村镇法治文化广场,法治主题栏与徽派景观墙相映成趣,“宪法历史展”与池塘步道蜿蜒相接,村民们在“宪法宣誓台”前闲话家常,孩童在“法治故事区”嬉戏……这座兼具休闲与教育功能的法治广场,是歙县许村镇探索法治建设与和美乡村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更是基层治理创新实践的鲜活范本。
景中有法:法治元素嵌入乡村肌理。许村镇实施“微改造-精提升”工程,将法治文化植入乡村风貌。通过利用池塘附近300余平方米闲置区域,改建为集法治宣传、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法治广场,设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7处法治景观矩阵,串联形成法治景观带,让村民在漫步中感受法治文化熏陶。同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六大保护体系转化为 6幅通俗插画,融入青砖黛瓦的乡村建筑;运用投影技术打造 1处“法治习语”光影展示区,让法治典故在自然村落中生动呈现。这种“不伤筋动骨”的改造方式,实现了法治叙事与传统村落的空间共鸣,让法治元素如藤蔓般自然攀附于粉墙黛瓦之间。
法润民心:沉浸式普法激活治理效能。法治广场的建成,将抽象的法治理念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场景体验。广场上精心设计的10余块普法展板,以通俗易懂的文字、生动形象的漫画,将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转化为老百姓看得懂、记得住的知识。自法治广场建成以来,已累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5场,覆盖群众超400余人次,群众法律意识显著增强。越来越多的村民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办事依法、遇事找法” 的思维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
法景共生:催生乡村治理蝶变效应。法治广场建成后,法治与美景的化学反应持续显现。广场周边原本杂草丛生的300平方米荒地,摇身一变成为绿意盎然的法治文化公园,整洁的步道与法治文化元素相得益彰。如今,广场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更令人欣喜的是,法治文化在日常休闲中潜移默化地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在玩耍中接触法治知识,在心中种下法治的种子。在乡村治理层面,法治广场成为村民学习法律知识、参与乡村治理的重要场所。依托法治广场,许村镇累计解决土地流转、邻里纠纷等问题 41件,实现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5%。同时,以法治广场为载体,培养“法律明白人”30名,构建起“群众参与、法治护航”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推动乡村治理从依赖村规民约向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化治理模式转变。
(余元豪)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