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阜阳宁老庄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和“六尺巷工作法”,以“宁聚民心解纷争,事顺人和促安宁”为核心理念,创新打造“宁事解”矛盾纠纷化解品牌,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安全稳定保障。
“宁”字筑基,党建引领强核心。宁老庄镇始终坚持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引擎,创新实施“三抓三强”工程,努力营造“宁和谐”环境。一是抓“头雁”强核心。选优配强村党总支带头人,通过日常动态调整,保留4名与时俱进、经验丰富的老同志,配备10名年富力强、干劲十足的80后,新培养使用专业敬业、充满激情的6名90后,形成了老中青梯队干部体系。建立“以实绩论英雄”的动态考评机制,将乡村振兴成效、信访矛盾化解率、群众满意度等核心指标纳入村党总支书记年度考核,对连续两年考核末位的负责人进行岗位调整,倒逼“头雁”队伍主动担当作为。二是抓队伍强根基。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储备35岁以下后备干部118名,实施“导师帮带制”,安排58名村两委干部与后备干部结对。依托镇级党校,设置村级教学点,构建教育网络,举办镇村干部培训班1期,邀请专家授课5场,覆盖398人次,开展农村党员培训21期2022人次。推行“实践练兵+实绩晾晒”机制,组织后备干部参与征地拆迁、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将实战表现与评优评先、岗位晋升直接挂钩,累计有41名表现突出的后备干部被优先推荐进入村“两委”班子。三是抓服务强效能。创新“党建+网格”治理模式,划分20个红色微网格,建成村级党群服务中心20个,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圈”,推行“365不打烊”服务机制。建立服务成效群众评价体系,通过“线上满意度测评+线下入户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将群众评价结果作为党员干部评先树优、绩效奖惩的重要依据,推动党员干部从“被动履职”向“主动服务”转变,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提升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
“事”字为要,主动创安固屏障。宁老庄镇从“被动维稳”到“主动创安”转变,通过“三网合一”,不断筑牢“宁平安”防线。一是织密人防网。以“居住临近的10至20户群众为单位设1邻长,每5邻设1组长,每2组设1片长”的标准,将全镇26097户精准划分成178片、289组、1366邻,构建“片、组、邻”全覆盖立体网络,形成关联户主动报告、网格员监督管控、行政村有效治理、政府统筹解决问题的基层治理体系,实现了“人在格中走”到“事在格中办”的延伸。2024年邻长摸排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640件。二是织牢技防网。推进“互联网+网格”综治信息系统平台建设,把489套“雪亮工程”和91套公安系统监控变为守护人民群众安宁的“千里眼”。在全镇进村出入口、重点区域、关键路段新增296套监控系统,实现“全域覆盖、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应用目标,对重大风险隐患、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等做到了“早发现、早预警、早预防”。监控系统先后助力警方快速侦破各类案件18件、疏导交通拥堵32起、帮助群众寻找失物112件。三是织活宣传网。利用广播、条幅、电子屏、微信群、宣传长廊等形式开展集中宣传,制作悬挂条幅200条、发放平安倡议书和平安建设挂历4200份,开展平安建设警示案例图片展进村、进学校、进医院、进企业48场次,派出所、综治中心、信访办、司法所等部门联合开展“警民携手、平安到家”活动350余次。
“解”字固本,多元协同提质效。宁老庄镇坚持以“三治融合”为核心,构建“宁善治”格局。一是用自治激活“宁善治”内生动力。创新“网格议事厅”“田间议事会”等协商形式,围绕人居环境、产业发展等议题开展民主协商230余场,先后搜集群众话题586项,解疑政策1230余条,推动群众自主决策村级事务98项,修订完善《村规民约》23条,实现“群众事群众定”。深化“供销合作积分超市”机制,将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12类行为纳入积分管理,2024年兑换积分55.5万分,惠及群众11.1万人,群众参与率达95%,形成“争积分、比贡献”新风尚。 二是用法治筑牢“宁善治”底线根基。打造“法治文化广场”“法律农家院”等阵地,开展“法治大讲堂”“模拟法庭”等活动45场次,培育“法律明白人”180名,发放普法手册1.2万份,群众法治知晓率达90%以上,推动群众从“信访”向“信法”转变。构建“一站式”调解平台,整合司法所、乡贤、律师等力量,推行“预约调解”“上门调解”服务,组建“1+3+N”调解团队,“1”指法律顾问,“3”指乡贤、退休干部、行业专家,“N”指网格员、志愿者,实现信访总量下降40%、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2%以上。三是用德治涵养“宁善治”精神底蕴。深挖宁氏家族“耕读传家、孝善睦邻”传统,评选“最美家庭”60户,开展“家风故事会”35场,以优秀家风涵养乡风文明,以文化浸润厚植道德根基。组建“红白理事会”“移风易俗劝导队”,推行婚丧嫁娶“新规简办”,节约村民开支157余万元;开展“农村供销大集”、“村BA”篮球比赛、“村晚”联欢会、“送戏进万村”等活动68场,惠及群众1.5万人次,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王振 )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