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频道 > 乡镇传真 > 正文

黄山市徽州区洽舍乡:“以木换松”巧解疫木清剿难题

2025-04-25 14:20:50 来源:   编辑:曹凌   

在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中,黄山市徽州区洽舍乡创新推出“杂木墩置换松木墩”机制,通过“1:1置换”架起生态保护与民生需求的暖心桥梁。这一举措不仅破解了松材线虫病疫木管控难题,更激发了村民的参与热情,实现了政策执行力度与温度的双重提升。

背景与痛点:传统治理的局限性

疫木清剿是防控松材线虫病的关键,但实践中面临两大困境:一方面,村民因松木墩质地坚实,实用性高,长期将其作为砍柴的垫木甚至私藏家中,对清剿工作抵触情绪强烈;另一方面,传统强制收缴方式易引发干群矛盾,难以平衡生态保护与民生需求。如何在保障防疫效果的同时减少冲突,成为基层治理的难点。

巧思破局:以闲置资源置换刚需

洽舍乡林业站站长李要中调研发现林中大量杂木资源长期闲置,而村民对松木墩存在刚性需求。基于此,乡林业站提出“以木换松”思路:由林业站技术人员逐户登记松木墩数量,同步统计可置换的杂木分布区域,按“一松换一木”标准,由护林员统一采伐、加工杂木墩送至农户家中置换疫木。置换后的松木墩经专业焚烧处理,彻底消除病虫害传播风险。

成效显著:效率与生态双提升

该机制实施两个月来,全乡累计置换松木墩0.5吨,疫木收缴率跃升至100%,较传统模式效率提升2倍以上。同时,通过置换时再次开展的病虫害防治科普与法规宣传,村民从“被动配合”转为“主动参与”,甚至提出优化流程的建议,形成了良性互动。

基层治理的柔性启示

“以木换松”虽是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中的一项技术性措施,却体现基层治理从“刚性管控”向“柔性服务”的思维转变。通过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将政策执行转化为双向互动,既提升了治理效能,又增强了群众获得感。这一实践表明,唯有以民为本、创新破题,方能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福祉的协同发展。

(方昭君)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