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金寨县青山镇创新公益性岗位管理模式,通过考评差异化、岗位专业化、管理精细化 “三化” 机制,有效发挥公益性岗位在生态振兴中的基础作用,走出人居环境整治与群众增收双赢的新路径。
完善考评机制,激发内生动力
建立 “月评月考” 动态管理体系,明确每人每月 3 天基础工时标准,由村两委采取实地核查、群众评议等方式进行绩效考核。实行 “基础工资 + 绩效奖励” 差异化薪酬制度,对连续三个月不达标人员实施动态调整。通过村务公开栏每月公示考核结果,形成 “干多干少不一样” 的鲜明导向。
优化岗位设置,提升工作效能
开展岗位适配度专项调研,建立包含年龄结构、劳动能力、居住区域等要素的公益性岗位人员数据库。按照 “因需设岗、因能定岗” 原则,细分河道管护、道路保洁、光伏电站管护等 12 类专项岗位,推行 “一人一岗、一岗多责” 责任制。创新 “网格化 + 公益性岗位” 管理模式,将全镇划分为 86 个生态管护网格,实现人居环境整治全覆盖。
强化层级管理,压实工作责任
构建 “镇党委统筹 - 村两委主抓 - 振兴专员督导 - 公益性岗位落实” 四级责任体系,制定《公益性岗位人员管理办法》,明确 13 条管理标准。推行 “小组作业制”,每 5 人组成作业单元并择优选取组长,实行 “日巡查、周汇总、月研判” 工作机制。建立镇美丽项目办牵头的联合工作组,直达现场开展效能督查,今年以来累计整改问题 25 个。
通过机制创新,青山镇 307 个公益性岗位年度考核优良率达 92%,带动脱贫户年均增收 4000 余元。脱贫群众通过辛勤工作实现了稳定增收,既扶志又扶智,为生态振兴注入新动能。下一步,该镇将持续深化公益性岗位管理改革,让生态管护的 “小岗位” 释放乡村振兴的 “大能量”,全力绘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生态画卷。
(潘锐)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