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将粮食堆放在路边进行晾晒,不仅影响交通,还容易受到车辆碾压,损耗严重,有了晾晒场,再也不用为晒粮发愁了。”“晾晒场也让门前变得空旷整洁了,大家多了一个聊天的好去处”。4月7日,凤阳县黄湾乡黄湾社区居民对社区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晾晒场的建设称赞道。
近年来,黄湾乡根据县级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工作实施方案,优先选择群众意愿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民生项目,持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村级公益谋福利,财政奖补惠民生。
以“实”为本,做好项目谋划。黄湾乡结合和美乡村建设和全域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按照“村民自愿、村民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一事一议”的原则,以群众受益为目标,重点围绕村庄道路、路灯、农田水利设施、村容村貌改造、文体设施等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开展项目储备。乡财政所及时衔接乡政府、村委会,组织人员对项目现场进行实地勘查、测量,详细了解项目的申报审批、项目建设内容、建设地点、工程概算、资金来源等多个方面,从源头上保证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以“细”字要,规范项目监督。围绕“当年立项、当年建成、当年发挥效益”的建设目标,按照财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流程等相关规定,在申报程序上,实行群众参与、村级申报、乡审核、县级审批程序;规范议事程序,由项目村组织召开村民会议议定项目,乡政府按要求进行项目招投标,鼓励村民代表参与工程监督;把好项目质量关,组织相关部门定期察看项目建设,跟踪掌握项目实施进度,安排专人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双提升”;强化资金监管,通过对项目筹资筹劳情况、项目数量、资金总量等因素综合考量,落实财政引导,多元投入,保障项目有效实施,并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合同要求,及时拨付奖补资金,保障项目建设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效”字为重,明确管护责任。“这个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能少于14天。”“这一块区域混凝土表面出现了麻面质量缺陷,要及时采取修补措施。”黄湾社区党支部书记黄保旭在走访晾晒场说道。
建立健全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明确村组负责主体,签订管护协议。坚持绩效为要,按照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坚持事前、事中、事后逐项目跟进,实时掌握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按期开展绩效评价,加强绩效信息公开,强化评价结果应用,以绩效深化助推项目提质,实现以“绩”增“效”、以“绩”理“财”。
2025年,黄湾乡共实施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3个,投入资金100.8万元,涵盖村庄道路硬化、亮化、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成色更足。
(葛晓军)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