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频道 > 乡镇传真 > 正文

金寨县白塔畈镇:以信用筑基赋能乡村振兴

2025-02-27 17:33:37 来源:   编辑:曹凌   

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金寨县白塔畈镇光慈村积极探索创新,以信用建设为基石,全面激活乡村发展的新动能。通过党建引领、金融助力、数字赋能等一系列举措,光慈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光慈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工作与信用村建设深度融合。村党支部成立了信用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村支书担任组长,亲自抓、带头干,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同时,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信用信息采集过程中,党员干部带头入户走访,详细了解村民的家庭情况、经济状况、社会信用等信息,确保信息采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在乡风文明评议中,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尚,引导村民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为信用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此外,光慈村还通过开展“党员信用示范户”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激励广大村民积极参与信用村建设。被评选为“党员信用示范户”的党员,不仅在个人信用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还积极帮助周边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带动村民共同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信用变现释放金融“活水”浇灌特色产业沃土

信用村建设为光慈村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通过信用评级,村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状况得到了量化评估,金融机构根据信用等级为其提供相应的信贷支持,实现了信用与金融的有效对接。

光慈村的特色产业主要包括水稻种植、茶叶种植和板栗种植等。在水稻种植方面,村里的种植大户朱华平在村“两委”的支持下,流转了660多亩土地并成立金寨县静明农事服务有限公司(金寨县白塔畈镇光慈村育秧工厂)。由于信用良好,他成功获得了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目前,该公司种植的水稻,主要销往周边城市,不仅带动了周边20余户村民就近就业,还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数字赋能信用管理构建乡村治理新生态

为了提高信用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光慈村积极使用数字化技术,构建了一套完善的信用管理系统。该系统涵盖了信用信息采集、信用评级、信用应用等多个环节,实现了信用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

在信用信息采集方面,村民可以通过手机APP自主上传个人信息,包括家庭收入、资产状况、社会公益活动参与情况等。同时,系统还与公安、法院、税务等部门的数据进行对接,实时获取村民的信用信息,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在信用评级方面,系统根据设定的信用评价指标和权重,对村民的信用信息进行自动分析和评估,生成信用等级。信用等级分为AAA、AA、A、B、C、D六个等级,不同等级享受不同的信用服务和政策优惠。

在信用应用方面,光慈村将信用管理与乡村治理的各个方面相结合。例如,在村级事务决策中,优先考虑信用等级高的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优先安排信用良好的施工队伍;在农村环境整治中,对信用等级高的农户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信用红利外溢催生发展乘数效应

随着信用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光慈村的信用红利不断外溢,催生了一系列发展乘数效应。

信用村建设还促进了光慈村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村民们的信用意识不断增强,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邻里关系更加和谐融洽。良好的社会风气为光慈村的发展营造了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总之,白塔畈镇光慈村通过以信用筑基,实现了党建引领、金融助力、数字赋能、信用红利外溢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在未来的发展中,光慈村将继续深化信用村建设,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样板,让广大村民共享发展成果,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杜安华)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