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月仙,女,1949年10月出生,繁昌区新港镇新东村中心组村民。
万月仙多年来坚持照顾急性脊髓炎瘫痪在床的儿媳,坚持每天给她擦洗身体,按摩腿部,日复一日,万月仙从未对此心烦过,一直细心地照顾儿媳,数年如一日,甚至在儿媳和儿子离婚后也依然对儿媳不离不弃,为新型的婆媳关系树立了典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演绎了感人至深的人间大爱,是全村人学习的好婆婆,2019年被评为繁昌县“最美婆婆”。
儿媳突发意外,幸福生活戛然而止
2005年,万月仙的小儿子滕晓伟和蚌埠姑娘郑军英结婚了,婚后生育了一个可爱的儿子,生活过得非常幸福。可天有不测风云,2016年,在杭州打工的郑军英突然感觉腰部一阵钝痛,整个人站都站不住,去同德医院检查后,医生告知是急性脊髓炎,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会导致双下肢无力,严重时可发展为截瘫,若是受到了永久性的损伤且不好恢复。突如其来的噩耗犹如晴天霹雳,震碎了夫妻俩平静的生活,年仅30多岁的郑军英在得知自己再也无法像个正常人一样生活的时候,她非常绝望,眼里一片黯淡,连哭都不会了。丈夫安慰并承诺她,无论如何都会给她治疗,鼓励她要树立生活信心。
在同德医院住院治疗一个多月后,滕晓伟在医生的建议下便带着妻子去了杭州武警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小夫妻俩人的积蓄已全部花光了,还欠下了一大笔债务,可郑军英的双腿仍未见起色,日常行动必须依靠轮椅,生活不能自理。为了给郑军英治病,本就贫寒的家庭债台高筑,孩子上学还得花钱。婆婆万月仙得知情况后,非常心疼儿媳,也理解儿子的难处,她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当即在电话里和儿子说:“你放心在外打工挣钱还债,我来照顾儿媳和孙子,我们一起努力救活这个家”。考虑到看病所欠下的巨额债务和后期的治疗费用等原因,郑军英和丈夫商量先回芜湖老家,在家里有婆婆搭把手,治疗费用等开销也相对会小一些。
儿子务工还债,七旬老母亲接下重担
回家后,婆婆万月仙主动承担起照顾儿媳的重担,每天起床后利落地做好早饭,再去帮儿媳起床穿衣服,然后协助她洗脸刷牙,再抱着她坐上轮椅去吃饭。还定期陪儿媳去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可效果不佳,儿媳的下半身还是毫无知觉,大小便也不能自理。为了防止儿媳肌肉萎缩和生褥疮,万月仙每天忙完日常家务活,还得定时帮儿媳进行腿部肌肉按摩,帮助她康复训练,擦洗身体,更换衣服被褥......万月仙知道病人拥有乐观的心态也是帮助病情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她时刻关注着儿媳的情绪,天气晴好的情况下每天都还会推着儿媳出门转悠,找人陪她聊天,疏导情绪。儿媳大小便失禁,她毫无怨言,耐心处理,时常累得满头大汗也从不抱怨。万月仙长年累月操持家务、洗衣做饭、带孩子、照顾儿媳,早上天不亮就要起床,晚上家人都睡下了她自己才能休息;几年下来,比同龄人看上去老了好多岁,儿媳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逢人便夸自己的婆婆是最好的婆婆,比亲妈还要亲。
互相理解支持,十年照料不离不弃
2023年3月,已经卧床8年的郑军英为了不拖累丈夫一家,暗自下定决心要和丈夫离婚。丈夫知道后说什么也不同意,万月仙更是含着泪说:“英子,我们是亲人啊,你和晓伟怎么能离婚呢,你的腿就算治不好了,我们也会一直照顾你”。但是郑军英非常坚持,说往后的日子还长,婆婆年纪大了,自己不能这么自私,不能因为自己一个人拖累了一大家子。在郑军英的坚持下,俩人还是办理了离婚手续,过起了离婚不离家的生活。郑军英的日常生活开支和康复费用还是由滕晓伟承担,万月仙也还是一如既往地照顾着郑军英的日常生活起居,从未有过半分懈怠。在婆婆的精心照料和鼓舞下,郑军英重拾生活信心,往日的笑容又重新出现在她脸上。
十年来,万月仙用自己慈爱的心、弱小的肩膀、勤劳的双手,支撑这个家庭,直面生活中的困难,不离不弃照顾瘫痪儿媳,从始至终无怨无悔,演绎婆婆也是妈的真情,被当地人称为“最美婆婆”。这对亲似母女的婆媳故事,在十里八乡广为传颂,村民们都以万月仙为表率,在她的影响下,新东村的村风也越来越好了。
(周维荣)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