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频道 > 乡镇传真 > 正文

萧县大屯镇:基层减负需以“铁规矩”破形式主义之困

2025-02-12 18:30:03 来源:   编辑:曹凌   

2025年2月5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召开,再次释放出党中央持续纠治形式主义、深化基层减负的鲜明信号。这场会议不仅是对过去整治成效的总结,更是对“十四五”收官之年巩固成果、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再动员。从建章立制到靶向施治,从通报警示到长效监督,基层减负工作正以“铁规矩”破题,为基层干部松绑、为实干担当赋能。

以制度刚性筑牢减负根基。形式主义之所以屡禁不绝,根源在于其变异性与顽固性。近年来,中央通过《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等党内法规,首次以制度形式为基层减负划定“硬杠杠”。例如,针对“千分制”考核泛滥问题,《规定》明确要求考核化繁为简,取消不切实际的指标;针对基层干部被随意借调的现象,严格限制上级机关从县以下单位借调人员,防止基层力量“空心化”。这些举措直击基层负担的“裉节”,将减负从“运动式治理”转向常态化制度约束。制度之“铁”,在于其刚性,既为基层划清权责边界,也为上级部门戴上“紧箍咒”,从源头上遏制形式主义滋生。

以问题导向破解基层痛点。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却长期受困于“文山会海”“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痼疾。此次会议明确提出要“紧盯突出问题一抓到底”,聚焦精简文件会议、规范督查检查考核、整治“政绩工程”等任务。例如,吉林省长春市教育局因违规开展创建示范活动、长期借调教师被通报批评,暴露了教育资源浪费与基层负担加重的双重问题;江苏省扬中市通过社会组织摊派费用举办河豚节,更是将形式主义异化为权力滥用的典型案例。这些问题表明,减负必须坚持“基层的痛点就是整治的靶点”,既要清理显性负担,也要警惕隐形变异。唯有以“钉钉子精神”逐项破解,才能让基层干部从“疲于应付”转向“轻装实干”。

以赋能增效激发基层活力。减负的终极目标不是“减责”,而是为基层腾出更多精力服务群众、推动发展。当前,一些地方仍存在“责任下移而权力未放”“任务加码而资源不足”的矛盾。例如,乡镇干部面临“属地管理”无限责任,却缺乏执法权限和财政支持,导致“小马拉大车”的困境。此次会议提出“减负与赋能同步发力”,正是要通过权责清单明晰、资源下沉等方式,实现“减形式主义之负,增干事创业之能”。唯有让基层干部有资源、有权力、有底气,才能真正将减负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事业落地生根。

基层减负是一场持久战,既要“响鼓重锤”破形式主义之弊,也需“绵绵用力”筑长效机制之基。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的关键节点,唯有以制度为盾、以问题为矛、以赋能为翼,方能彻底扭转“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的被动局面,让基层干部心无旁骛地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正如会议强调,“行百里者半九十”,唯有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方能答好基层减负这道时代考题。

(许崇治)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