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营造书香校园氛围,提升教师综合素养,锤炼师德,践行教育家精神,近期,合肥市七里塘小学开展2025年教师读书交流分享会活动。
活动中,分享教师精心准备,围绕书本的精彩内容,将自己与书籍相遇的美好瞬间、阅读过程中的深刻体会以及书籍给予自己的启迪与力量,娓娓道来。她们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和生活体验,从不同角度畅谈自己阅读的所思所想,尽情地分享读书的快乐与收获!
邹瑞雪老师分享的书籍是薛瑞平老师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是一本原生态的教育随笔,以一则则短小精悍的教育日记,一个个朴实无华的教学故事,折射出教育的真谛。邹瑞雪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慢教育”、“内心宁静”和“接纳不完美”三个角度,阐述了如何在忙碌的一年级教学中修炼“静气”,做一位从容的教育者,如何用多元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少一分焦虑,多一分欣赏。
黄思璇老师分享了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得的著作——《癞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书中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了蛤蟆先生从抑郁到重获新生的心路历程。黄老师说,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心理咨询的佳作,更是一本能让我们重新审视教育、审视自我的珍贵读物。从教师的角度,这本书能提醒我们要更加注意孩子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同时通过孩子们的言行,教师又能反馈反思自身的言行,更好地做出榜样!
王晓霞老师带来的是根据纪录片整理文字构成的书籍《跨山海》。这本书文字精练明了,是一本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阅读的书籍。它抓住每位诗词家最精髓最精彩的一面来展示,用精炼的笔墨勾勒出这些大家们跌宕起伏、诗情才气的一生。王老师对比了同类型的书籍,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作为教师只有先让自己沉浸式触摸历史的纹理,明晰诗人所处的时代风云、人生轨迹,才能在课堂上为学生铺就理解诗歌的通途。
温宗梅老师带来的则是余华老师的经典著作《活着》。温老师通过结合余华老师的生平,畅谈自己对《活着》这本书独到的理解。温老师最后说《活着》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它让我们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不仅我们自己从中汲取力量,从苦难中看到希望,从绝望中找到活着的勇气,更应该把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传递给周围人,传递给自己的学生。教育更应该是对学生心灵的滋养和灵魂的塑造,让他们有足够的勇气和韧性去面对未来。
章红艳老师分享了加拿大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戈登·诺伊费尔德的《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一书。章老师分享说这本书介绍了依恋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与孩子建立起健康的依恋关系。读了书,你会明白如何更加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声音,如何更加细腻地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以及如何在尊重孩子个性的基础上,给予他们适当的引导与支持。读了它,你会用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温柔的目光,去陪伴学生的成长,让他们在被看见、被理解的过程中,成长为更加健康、自信的人。
读书交流,是一次教育智慧的碰撞,更是一场育人初心的唤醒。合肥市七里塘小学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师生阅读,鼓励教师以书为梯,以读为灯,把书中的每一份感悟,都变成课堂上的一束光,照亮孩子成长的路,也照亮自己奔赴教育理想的征途。(龚丽娜 戴慧)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