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新站高新区中小学、幼儿园教科研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推动教育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7月31日至8月2日,合肥新站高新区社会发展局主办的2025年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科研管理人员专题研修活动在合肥一六八新店花园学校中学部举行。合肥市七里塘小学蒯多华、李艳两位老师参与学习,探索教科研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7月31日上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长沙高新区东方红小学校长周大战作《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方式变革与问题式学习设计》专题讲座。讲座围绕“双新”时代的教育特征、问题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教师的校本研训与发展三大维度展开。周校长提出“学生的问题才是教学的起点”这一核心观点,并辅以丰富的一线教学案例进行阐释,助力参训教师更系统地认知与思考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方式变革。
下午,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兴国以《教育家精神的时代意涵及其涵养》为主题开展讲座。讲座内容深刻独到,为参训教师带来深刻启发。在谈及教育家精神的传承时,周教授深情回顾了多位教育先贤的思想遗产与实践风范,重点阐述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心系人民教育事业的崇高情怀与伟大实践;系统介绍了于漪老师的“三备法”(备教材、备学生、备时代)构建的教师身体政治理念,强调教师自身即是活态的德育教材;同时提及鲁迅先生等先驱者的教育思想光辉,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精神滋养。
8月1日上午的培训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物理教研员、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朱文军主讲。朱老师主要围绕安徽省中小学教研组建设展开,明确了党和国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要求,解读了江苏省内教研组建设的调研现状,学习了相关指导意见,还交流了教研组(共同体)的实践成果,为后续推进教研组建设提供了方向与思路。
下午,江苏省特级教师、南通市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冯卫东作《格例致理,让好课成为好“作品”》专题讲座。讲座聚焦“让好课成为好‘作品’”这一核心问题,围绕课例研究与教学论文写作展开。冯院长分享了基于课例研析的写作实践经验,提供了教师写作(含课例类写作)的具体建议,并强调写作对塑造优秀教育灵魂、实现美好教育的重要性,为教师通过写作深化教学研究指明了路径与方法。
8月2日上午,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李宜江教授作《中小学教师如何做好教育科研》专题报告。李教授聚焦一线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困惑,从“为何要做”与“如何做好”两大核心问题切入,深刻阐释了教育科研的本质与核心价值。他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系统梳理了论文发表、课题申报、成果评比等关键环节的思路与方法,有效化解了教师们的畏难情绪,点燃了教师投身教育科研的热情与信心。
下午,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和海开展专题讲座《从课题研究走向教学成果奖》。刘教授立足教师科研痛点,系统构建三阶赋能框架:认知升级,解读成果奖价值导向与评审标准;源头突破,指导从教学主张凝练真问题选题;实战提效,拆解申报书撰写技巧。刘教授理论结合实际,以多个获奖案例为范本,详解“发现问题——实践改进——理论建构——范式推广”闭环设计,提供从课题深耕到成果落地的系统方案,助力教师突破申报瓶颈。
本次专题研修紧扣教育高质量发展核心任务,汇聚优质教育资源,为参训教师搭建了开阔视野、交流互鉴、共同成长的宝贵平台。合肥市七里塘小学将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把所学知识融入教科研规划,在实践中优化教科研机制,带动更多教师提升教科研能力,推动学校教科研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蒯多华 戴慧)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