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外的世界,藏着快乐密语。为拓宽学生眼界,增强集体意识与自理能力,培养互相礼让、互帮互助品质,5月9日,合肥市明珠小学三至六年级开展研学活动。不同年级的学子,背上行囊,走出课堂,在知行合一中触摸文化脉络,于躬身劳动中体悟生命的真谛,共赴一场研学的约定。
躬耕学农事,实践觅真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三年级的学子们走进庐江喜洋洋现代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深入参观稻米加工厂,见证稻谷从脱粒、去壳到鲜米成型的全过程,同学们都惊叹这科技的力量!
独轮车运粮接力赛火热开赛,推车疾驰田间,加油声欢笑声交织其间,团队合作能力不断飙升,体验传统运输工具带来的乐趣。
一场别开生面的实践课正在进行,学生淘米煮饭制作肉松饭团、体验沙田插秧、五谷作画,既培养动手能力,又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探寻庐州历史,感恩岁月成长
水乡街巷探古韵,四年级的学子们走近三河古镇,探寻这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千年古镇,体验最具淳朴厚重的民俗民风。
踏入古镇,青石板路,飞檐翘脚的徽派建筑映入眼帘,那千年的古建筑仿佛一位老者与孩子们亲切的交流。三河古镇舞龙队的敲锣打鼓声打破了宁静。一条长12米的“祥龙”在队员们的操控下上下翻飞,龙身鳞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孩子们纷纷鼓掌喝彩,不禁感叹千年民俗的魅力。在古镇的民俗工坊,孩子们开启了一场手工艺制作之旅。竹编、剪纸、糖画等邻域的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孩子们亲手制作,“沉浸式”感受领悟指尖匠人精神。
随后,“感恩十年”成长礼仪式在古镇举行。学生们身着传统服饰,通过诵读家书、行感恩礼等环节,感悟父母与师长的养育之恩。庄严的仪式让同学们意识到自己已从稚嫩孩童逐渐成长为翩翩少年,不少孩子动情落泪,现场温馨感人。
红色信仰记心中,工匠精神永传承
红色文化浸润,厚植家国情怀。五年级的学子们来到渡江战役纪念馆。在渡江战役纪念馆中,讲解员带领同学们走进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全体师生庄严默哀并敬献花篮,用肃穆仪式致敬英雄精神。同学们纷纷表示:“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肩负起新时代少年的责任。”
研学队伍走进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同学们走进世赛《徽州微景观造园》课程课堂。研学导师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切入点,带领同学们探寻徽州园林“天人合一”的造园哲学。通过观察木、石、竹等自然材料,学习“借景”“对景”等传统技法,学生们深刻感受到徽派匠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智慧。
方寸造园,传承工匠精神。戴上安全帽、手握微型工具,同学们化身“小小造园师”,开启徽州微景观搭建挑战。从测量放线、堆土布景到绿植定位、景墙安装,每一道工序都需精益求精。最终,同学们的作品在方寸之间再现了徽派园林的雅致韵味,评审团从创意性、科学性、美观度等多维度评选出金、银、铜奖,颁奖仪式将活动推向高潮。
探究新能源, 博学高科技
沉浸式科技体验,解锁产业密码。六年级的学子们开启了一场沉浸式新能源科技研学之旅。活动中,师生们深入了解动力电池研发生产流程,近距离接触行业前沿技术,在实践中感受“中国智造”的力量。参观完智慧工厂后,同学们迎来了最期待的环节 —— 亲自驾驶了新能源汽车,感受新能源动力带来的独特魅力。当他们坐在驾驶座上,系好安全带,启动车辆的那一刻,仿佛开启了一场全新的冒险。同学们兴奋地尖叫着,感受着风在耳边呼啸而过,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驾驶快感。
随后,同学们来到安徽省科技馆,穿梭于“科学征程”“科技强国”“减碳之路”“天地探秘”等八大主题展厅,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科技对话。
行走的课堂,永远在路上。一天的研学之旅,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一场拥抱自然的奔赴,更是一堂生动的成长必修课。学生们在“游”中“学”,在“行”中“思”,将课堂所学转化为眼界的拓展、心智的成长与责任的担当。 (张红琛 许爱莲)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