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梅妍 杨子韩 曹开发)近年来,宣城市旌德县白地镇以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为抓手,聚焦“施工、验收、申报”关键环节,建立“在建一批、建成一批、谋划一批”的闭环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责任、精准发力施策,用实打实的民生工程筑牢乡村振兴根基,让群众在基础设施升级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聚焦“施工关”,一线攻坚凝聚共建合力
“师傅,高空作业一定要系好安全绳,安全帽可不能马虎!”在高甲村路灯亮化工程现场,镇村干部一边查看太阳能路灯安装进度,一边反复叮嘱施工人员注意安全。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施工队与自愿投劳的村民默契配合,挖坑、立杆、接线、调试,一盏盏崭新的路灯在乡间小道上有序“上岗”,即将照亮村民夜间出行路。
为确保项目建设提质增效,白地镇建立“镇干部包联、村干部监督、村民代表参与”的三级联动机制,每个项目都明确专人负责全程跟踪,实时协调解决施工中遇到的用地协调、材料运输等问题。同时,常态化开展施工安全宣传与现场督导,通过发放安全手册、现场示范讲解等方式,提升施工人员和村民的安全意识,确保工程建设既保质量、又保安全、更保进度,让民生项目在阳光下推进。
严把“验收关”,严督细查确保惠民实效
“工程质量是否达标?建设规模是否符合规划?项目资料是否齐全?”这是白地镇联合验收组在项目验收现场的必问内容。为让惠民工程真正落地生根,该镇专门成立由镇财政、民政、农综等部门干部及村干部、村民代表组成的联合验收组,对2025年6个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开展“全覆盖、无死角”验收。
验收过程中,验收组坚持“实地查验+资料核查”双管齐下,深入项目现场逐一核对工程实体质量、建设规模、外观效果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重点查看道路硬化平整度、沟渠浇筑牢固度、路灯安装规范性等关键指标;同时,仔细核查会议记录、施工合同、监理报告、资金使用凭证等相关资料,确保项目程序合规、账目清晰、资金使用规范。对验收中发现的小问题,当场提出整改意见并明确整改时限,跟踪督促整改到位,坚决杜绝“带病验收”,确保每一分财政资金都用在刀刃上,每一个民生项目都经得起群众和时间的检验。
启动“申报关”:精准谋划绘就发展蓝图
在扎实推进2025年项目验收的同时,白地镇未雨绸缪,全面启动2026年度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申报工作,为美丽乡村建设提前布局。该镇坚持“民生优先、群众自愿、民主决策、量力而行、普惠公益”的原则,通过村“两委”提议、村民代表大会商议、公开公示等程序,鼓励各村立足实际需求,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道路硬化、沟渠清淤、路灯亮化、文化广场建设等民生领域,精准谋划申报项目。
截至目前,全镇已初步梳理形成2026年拟申报项目清单,共涉及21个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计划总投资573.35万元,项目覆盖全镇各村(社区),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网络,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下一步,白地镇将持续坚守“三关”工作标准,以“钉钉子”精神推进项目建设、验收、申报各环节工作,不断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为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