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汪惠云 曹开发)“感谢法院工作人员公平公正解决问题,特此感谢!”近日,宁国市法院收到当事人周某发来的感谢短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法院工作的认可与肯定。
黄某与周某原系朋友关系。2024年10月,周某因资金周转需要向黄某借款10000元,并出具借条。后因周某未按时还款,黄某于2025年8月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周某偿还借款10000元及利息1500元。
庭审中,周某情绪激动,坚称此前已偿还1万余元,并出示微信转账记录,质疑黄某涉嫌高利放贷。黄某则辩称,周某尚未还清本金,所述“利息”实为对方自愿支付。
双方各执一词,承办法官秉持审慎司法理念,深入开展调查取证工作。通过逐笔核对转账明细、查阅聊天记录,最终查明:周某向黄某转账的14900元中,6500元实为偿还双方此前其他债务,与本案争议借款并无关联;剩余8400元才是针对本案借款的还款。此外,经细致审查发现,双方约定的借款利率已明显超出法律保护范围,案件争议焦点由此从“是否还款”转向“如何依法认定本息金额”。
“司法裁判不仅要定分止争,更要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为切实减轻当事人诉累,避免因判决引发新的矛盾纠纷,法院决定将两笔借款纠纷一并纳入调解范畴,力求从根源上化解双方矛盾。
调解过程中,法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采取“背对背”调解策略:一方面,向黄某详细解读民间借贷司法解释,明确指出其超出法律规定部分的利息诉求无法得到支持;另一方面,向周某阐明合法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敦促其积极履行还款义务。法官以情动人、以理服人,通过耐心细致的释法说理,引导双方当事人换位思考,理性看待纠纷。
最终,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黄某同意将两笔借款剩余本息合计确认为4100元,周某承诺于今年年底前一次性清偿完毕。纠纷妥善化解后,被告周某特意发来感谢短信,对法院公正高效的司法服务表达诚挚谢意。
该起案件的成功化解,是宁国市法院践行“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的生动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下一步,宁国市法院将继续秉持“司法为民、案结事了”理念,不断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以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职责使命。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