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宣城 > 正文

数字赋能破困局 深山干货“云端”飘香

2025-08-06 09:22:12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曹开发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梅妍强 夏文 曹开发)近年来,地处深山腹地的宣城市旌德县白地镇汪村村,素有“山珍宝库”之美誉。干蕨菜、干笋子等特色山货,曾是村民眼中“捧着金饭碗饿肚子”茶语饭后的闲话——因山路崎岖、销路闭塞,优质山货长期“藏在深闺人未识”,“好货卖不出好价”成为制约增收的老大难。自2024年以来,村“两委”锚定“农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入”目标,以数字化手段打通产销链路,让深山干货借势互联网走出大山,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以前采了笋子只能等贩子上门,价格被压得太低。现在村里帮着线上卖,收入多了一半!”正在打包干笋的村民王大姐笑着说。为破解销售难题,汪村村从源头抓起,构建起“标准化供应+全渠道销售+立体化宣传”的闭环体系。村“两委”牵头规范山货采收流程,组织农户统一分拣、清洗、晾晒,邀请农技专家指导加工技艺,确保每批干货都达到“无杂质、无霉变、口感佳”的标准。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里孵化出“情深益农”志愿服务项目,组建9人电商服务小队成为“山货管家”:从对接农户收干货,到打包、贴单、寄快递,全程48小时内完成,让“新鲜”二字贯穿产销全程。同时,村两委干部化身“带货主播”,用手机镜头记录山货采摘、加工的全过程,在短视频平台开设“旌津有味”专栏,用方言讲山货故事,用实景展乡土风情,让城市消费者直观感受“从深山到舌尖”的原生态。

“这是汪村村的干蕨菜,泡发后炒腊肉,香得能多吃两碗饭!”一条带着烟火气的短视频,单条播放量突破50万次。截至目前,村里已拍摄山货短视频150条,总浏览量达1700万人次,60多户农户通过线上渠道卖出滞销山货,销售额累计超20万元,800余斤干蕨菜、干笋子从大山深处发往全国。

村民李大爷算过一笔账:以前干笋子卖给本地贩子每斤大概20元,现在线上统一定价,除去包装和物流成本,每斤能多赚不少钱。腰包鼓起来的村民们,参与线上销售的热情越来越高,不少人主动学习打包技巧,甚至跟着志愿者学拍短视频,成了“半个电商人”。

“现在只是起步,下一步要让山货更‘值钱’。”村党组织书记江琦信心满满地说。现如今,汪村村正规划升级包装设计,融入山村风光元素,让山货“颜值”与“品质”齐飞;同步建立质量追溯体系,消费者扫码就能看到采收时间、加工流程,吃得更放心。此外,村里还计划引进小型加工设备,开发笋干烧肉预制菜、蕨菜酱等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同时拓展社区团购、企业集采等渠道,让深山干货的“云端版图”不断扩大。

从“藏在深山”到“飘香全国”,汪村村用数字化钥匙打开了增收大门。在这条线上助农的道路上,山货变商品的背后,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更是山里人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