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张政曹开发)近日上午,申请执行人黄某专程来到宁国市法院执行局,将一面绣有“迅速出击 执行破难”的锦旗交到执行干警手里,感谢“执行110”出警迅速,为其追回17000余元货款。
2023年,从事个人运输的黄某经介绍与沈某相识,二人口头达成污泥运输协议。按照约定,4-8月期间,黄某共帮助运输污泥502.3吨,运费合计27847.5元。后黄某数次向沈某催要运费,并将记录运输数量、费用单据通过微信发送给沈某。沈某却一直以未从厂家结款为由,仅于2024年6月支付了10000元运费后便没有了下文。多次催要无果后,黄某将沈某诉至宁国市法院。经法院审理判决后,沈某仍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黄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4月10日清晨,黄某的委托代理人邹某拨通宁国市法院“执行110”值班电话,称找到了沈某。等执行干警抵达时,现场却有些“失控”。
“简直不可理喻!我只是在楼下跟他岳母了解一下他的近况,他在楼上看见我就辱骂我,还拿杯子砸我。自己欠钱不还还伤人,我今天一定要让他付出代价!”邹某捂着头,气愤地向执行干警控诉道。
“根本没有的事,他在我家楼下鬼鬼祟祟的,一看就不怀好意,他活该的。”沈某狡辩道。
二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执行干警与前来接警处置的派出所民警进行沟通后,决定将沈某、邹某二人带回派出所处理。
在派出所民警单独向邹某询问事情经过的同时,执行干警与沈某进行了沟通:“你早上做出这样过激的举动,有考虑过后果吗?况且你还欠着人家黄某的债务,这是旧债又添了新仇,你现在得好好想想,怎么把这笔账还清!”
“我凭什么还!法院开庭我都没去,什么判决我都不知情,不能光凭他一张嘴,你就要我还他钱!”沈某耍起了无赖。
见沈某如此不配合,执行干警也不跟他“绕弯子”,直接拿出相关证据,“你看,这是你与黄某的通话记录,这是微信聊天记录、转账记录,还有同为运输污泥的司机万某的证人证言,以及案件的判决书,你对案件真实性还有什么疑问都能提出来,我可以给你解答。”沈某顿时哑口无言,却仍没有还款的意愿。
为打破僵局,执行干警以“人熟、地熟、情况熟”为切入点,决定通过熟悉沈某情况的社区工作人员来打开局面。在派出所民警的帮助下,沈某所在社区的书记很快来到派出所。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书记苦口婆心地劝说下,沈某的态度也开始有所缓和,“我也不是不还,主要是我现在没钱啊,微信都给冻结了,里面就一千多块钱,你要的话就扣划掉。”
听到沈某的搪塞之语,邹某赶紧出言打断,“一千块钱肯定是不行的,不行就把你老婆喊来。人家黄某挣钱不容易啊,今天早上三点跑完长途就在往这边赶,两年了你只给人家一万,做人也要凭良心啊。”
“那我不管,你自己去找她要去。”见拖延行不通了,沈某再次耍起了无赖。
好不容易缓和的局面再度陷入僵局。好在社区书记有沈某妻子刘某的联系方式。在电话中向刘某阐述了大致情况后,刘某表示愿意到场协商解决。
“这么多年了,他一分钱没往家里拿,工程款一结就拿出去吃喝玩乐了,在外面欠人家十几万都是我一个人辛辛苦苦还掉的。我今天还是向我母亲,一个八十岁的老人家借的钱,说出去也是丑,也就17000多,再多的我也是真的无能为力了,邹某啊,实在是对不起。”面对妻子的哭诉,一旁的沈某羞愧地低头不语。
见当事人黄某也赶到了派出所,执行干警立即趁热打铁,将黄某与邹某带至一旁进行劝说、协商,社区书记负责对刘某进行安抚,并对沈某进行劝诫。双管齐下、情理兼顾的调解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认可,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刘某现场一次性交付现金17800元,另支付邹某医药费436.3元。至此,该起运输合同欠款纠纷在法院、派出所及基层网格组织的联动配合下,圆满画上了句号。
“网格+执行”,把法院的“硬拳头”和社区的“软办法”拧成了一股绳,既守住了法律底线,又留住了人情味。接下来,宁国市法院将进一步立足辖区实际、依托综治网格,强化基层治理与法院执行良性互动,利用网格力量提升执行质效,扩大执行工作半径,化解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积极推动基层实现良法善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