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党的作风建设既是“软实力”,更是“硬支撑”。眼下全党开展的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不是一次简单的政策重申,而是要以“钉钉子”精神拧紧作风建设的“螺丝钉”,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扫清作风障碍,注入强劲动力。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不正之风离我们越远,群众就会离我们越近。回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的这十余年,它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切除了作风建设中的“病灶”。曾经,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问题让群众颇有微词;文山会海压得基层干部喘不过气,想为群众办事却没时间、没精力。而如今,餐馆里“光盘行动”成了常态,机关单位的会议少了、文件实了,干部们揣着民情本走村入户的次数多了。从群众最初“这规定能撑多久”的观望,到现在“干部作风真的变了”的认可,这份转变,靠的不是口号,而是一次次违规通报、一项项整改措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行动。
筑牢思想根基,推动作风建设高质量发展。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我们党坚持纠“四风”与树新风相结合,党员干部校准了思想之标,自觉抵制歪风邪气的侵蚀,让新风正气在心中扎根,在行动中彰显。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失去市场,戒奢尚俭、崇廉鄙贪的价值追求得以树立。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纠治“四风”问题。我们能管住“舌尖上的浪费”,刹住“车轮上的歪风”,正是因为直面问题、不放过细节。就像整治形式主义,从要求“不得过度留痕”,到明确“调研不搞层层陪同”,都是从小处着手,逐个破解基层的“痛点”。要坚持不懈纠正“四风”,紧盯“四风”新形势新动向,早发现、早整治。把问题找实、把整改抓实,让“四风”问题无处藏身,推动社会风气好转。
风腐同查同治,遏制问题蔓延。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往往是“一根藤上的两个瓜”。有的干部一开始只是接受企业的“小恩小惠”,比如几瓶酒、几张购物卡,慢慢就陷入利益输送的泥潭。必须立明规则,破潜规则,在党内形成弘扬正气的大气候。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铁规矩、硬杠杠,念好“紧箍咒”,严肃查处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树牢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
保持定力韧性,纵深推进作风建设。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绝不能有“歇歇脚”“喘口气”的懈怠心态,要抓常、抓细、抓长,“木鱼”要天天敲。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着力铲除不良作风蔓延的土壤,使不良作风真正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要求,落实到每一次接待、每一份文件、每一次调研中,让铁规矩真正成为日常习惯。
这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对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是一次重要的“充电”和“警醒”。不能把它当成“走过场”的任务,而要真正沉下心来学规定、找差距、改问题。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其重要意义,将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学习提升思想境界,以自查纠正自身问题,以整改树立良好形象。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扛起责任,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这样才能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让党的事业在优良作风的护航下,行稳致远、越来越好。
(张雨晴)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