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廉政建设作为贯穿基层治理的重要主线,自深入推进以来,已在全国范围内构建起坚实的廉洁防线。对于乡镇基层而言,党风廉政建设更是一场净化风气的深刻变革,推动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促进服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清正廉洁的强劲动力。
扎紧制度笼子,权力运行更加规范。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为基层权力运行设置了刚性约束。当前,乡镇层面各项工作制度持续完善,涵盖项目审批、资金使用、干部任免、民生服务等全领域,均已建立清晰的流程规范与监督机制。过去存在的“一言堂”“暗箱操作”等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形成了按制度办事、按规矩用权的良好工作格局。制度的刚性约束,既为基层干部履职提供了明确指引,保障权力正确行使,也为其构筑了拒腐防变的坚固屏障。
强化监督执纪,清风正气更加浓厚。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基层监督体系不断完善,监督网络日趋严密。通过整合群众监督、纪委督查、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等多元力量,实现对“微腐败”的精准打击。乡镇纪委常态化开展廉政提醒,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介入、提醒纠正;同时,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党风廉政建设,履行监督职责。全方位监督不仅严肃查处了违纪违法行为,更形成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震慑机制,推动清风正气在乡村基层广泛传播。
厚植廉政文化,思想防线更加牢固。思想教育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各乡镇通过建设廉政文化阵地、开展廉政主题实践活动、组织警示教育学习等多种形式,推动廉政理念深入基层。干部群体在学习中强化纪律意识,在实践中践行廉洁准则;群众在参与中学习廉政知识,在互动中凝聚监督共识。廉政文化的持续浸润,使“廉洁从政”成为基层干部的行动准则,使“崇廉尚俭”成为乡村社会的主流风尚,从思想根源上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
聚焦民生福祉,服务群众更加贴心。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保障民生福祉。基层干部以廉政建设为引领,将工作重心集中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在低保评定、危房改造、医疗救助等民生领域,严格执行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原则,坚决杜绝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行为;在乡村振兴项目实施中,始终坚持群众利益优先,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高效。这种以民为本的工作作风,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党风廉政建设在乡镇基层的深耕细作,正不断净化着基层政治生态,提升着治理效能。随着这项工作的持续深化,基层干部的廉洁意识将更加坚定,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更加充实,乡村振兴的道路也必将在风清气正的环境中行稳致远。
(黄威)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