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时代潮头,发展的浪潮奔涌不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作漫天星火,点亮新的奋斗坐标。从追求“有居”到渴望“宜居”,从满足温饱到向往品质生活,群众对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的新期待,如同破土而出的春笋,节节攀高。党员干部当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将人民至上的理念深植灵魂,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在时代的考卷上,以实干为笔、以担当为墨,奋力书写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躬身倾听,架起民意连心桥。古语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深刻道出党群关系的鱼水深情与唇齿相依。这紧密联系,是党无往不胜的力量源泉,更是稳固执政的坚实根基。党员干部不应将自己困在办公室的一方天地,而要主动走出舒适圈,深入田间地头、社区街巷,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用亲切的话语、温暖的笑容,叩开群众的心门。在熙熙攘攘的菜市场,倾听摊贩为生计奔波的不易;在老人们闲话家常的树荫下,捕捉邻里间亟待化解的矛盾;在留守儿童清澈的眼眸里,读懂他们对陪伴的渴望。这些看似琐碎的生活片段,实则是民情民意的真实写照。党员干部要把这些“家长里短”当作“头等大事”,像梳理珍宝般整理每一条意见,抽丝剥茧分析每一个诉求,让群众的心声成为政策制定的指南针,让民生工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成为群众最信赖的“知心人”。
步履不停,破解民生急难事。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衣食住行的细节,无不牵动着百姓的心,也丈量着为民服务的温度。党员干部当永葆实干精神,勇挑时代赋予的重担,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工作始终。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把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当作自己的心头大事。老旧小区改造中,紧盯电梯安装、管道疏通的细节;乡村振兴道路上,关注农产品滞销、基础设施薄弱的难题。多到现场“走一走”,多与群众“聊一聊”,用沾满泥土的双脚丈量民情,用饱含真情的双手解决民困。以雷厉风行的行动力、持之以恒的坚韧劲,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道路上步履不停,当好群众身边最可靠的“服务员”。
用心用情,谱写幸福新篇章。幸福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万家灯火里的柴米油盐,是皱纹里舒展的笑意,更是衡量党员干部工作成色的标尺。唯有以百姓心为心,将脚步扎根在田间地头、社区巷陌,才能触摸到最真实的民生温度。那些清晨菜市场的讨价还价声、社区诊所里的轻声问诊、学校门口的殷切叮嘱,处处都藏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密码。党员干部当化身新时代的“绣花匠”,以“一针一线总关情”的细腻,将惠民政策织进群众生活的经纬。面对老龄化浪潮,构建“15 分钟养老服务圈”,让银发老人在社区食堂的热气腾腾中感受温暖;着眼教育公平,推动优质师资“下沉”,让乡村课堂也能响起琅琅书声;守护健康防线,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让“家门口的医院”成为百姓安心的港湾。
孙庆贺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